李善长能力超群,后来又拥有赫赫权势和如日中天的威望 。朱元璋对他怎么可能放心呢?因为当初的"丹书铁券"上有"逆谋不宥",所以朱元璋只好量身定做,给李善长安了一个“谋逆"的大罪,不仅赐死了七十五岁的李善长,还将其家人满门抄斩,仅留下其长子,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女婿 。
皇帝的承诺是靠不住的,哪怕写在铁牌上,也如一方废纸 。反过来说,一个人只有人求他,没有他求人,谁的承诺又靠得住呢?
所以,从历史上来看,"免死金牌",未必免死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王子犯法还要与庶民同罪 。"免死金牌",这可是权力对法律的粗暴践踏 。没有了“免死金牌",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
感谢阅读,欢迎点评!
在周星驰的《鹿鼎记Ⅱ》里,有这样的搞笑桥段:
平西王吴三桂和儿子为了不被多隆的尚方宝剑灭掉,父子二人为了免死金牌大打出手 。
《鹿鼎记Ⅱ》剧照
其实免死金牌是影视剧的常客,比如《水浒传》中的柴大官人也有一块祖传的免死金牌 。
【古代的免死金牌可以免死几次 古代的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吗?】《水浒传》剧照
此外,还有很多影视剧都有提到……
不过,历史上免死金牌是不存在的,丹书铁券倒是有 。
现存最早的有唐代钱镠(liú)铁券,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
钱镠铁券
既然是铁券,当然是用铁做成的,而表面的字则是金砂写的 。
它的尺寸也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只有巴掌般大小,而是一块类半圆形的的大铁板 。
这么大的铁板,怎么可能只有“免死”几个大字;如钱镠铁铁券字数多达三百有余,上面清楚地记载着赐劵日期、赐券对象以及被赐者的功勋和特权 。
提到丹书铁券,不得不提到下面这位仁兄 。
刘邦
(前256—前195)
据说,这个丹书铁券就是他发明的 。
但由于汉代的“免死金牌”年代久远,没能保存下来 。后来铁券是以钱镠为原型打造 。
现在知道了“免死金牌”的由来,那么问题来了,这块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吗?
能不能免死这还真不好说,因为它的解释权归皇帝所有,他心情好也许你能逃过一劫 。
不过,这玩意能起到免死作用的还真寥寥无几,可以说拿到“免死金牌”多数死于非命,想知道原因请看下文 。
我们先来看看汉朝的“免死金牌” 。
汉朝建立后,刘邦为了笼络人心,给多位立过大功的都发一张“免死金牌” 。
汉王朝稳定后,刘邦就开始大杀功臣 。
其中,大名鼎鼎的韩信就是被吕后骗进宫里以谋反得到的罪名被干掉了,而且还连杀韩信三族 。
刘邦所封的7个异诸侯,有6个直接或间接死于刘邦之手,手拿“免死金牌”的死亡率近九成 。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拿刘邦“免死金牌”的死亡率真特么高,死亡率接近九成 。
你以为,古代帝王只有刘邦会耍流氓?和下面这位相比,刘邦也只能甘拜下风 。
朱元璋在夺取政权后,也和刘邦一样,为巩固刚刚成立的集团,他大封功臣,并且公侯们每人一块“免死金牌”,一共发出了34块,这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
根据后世流传下来的各种史料判断,明朝的“免死金牌”内容大致相同,关于免死这方面,都是“本身免二死,子免一死”,但有谋反除外 。
既然能免死两次,那为啥明朝大部分开国功臣都被处死了?难道“免死金牌”不能免死?
古话说得好“飞鸟尽,良弓藏”,当我的王朝都稳定后,没有仗可打了,也就不需要你们这些大将军了,有你们在我还要担心你们会谋反呢!
- 宋词美在哪里,读宋词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吗?
- 为什么全红婵家庭成了网红而对其他冠军的家庭关注的较少?
- 在农村老人去世后抬棺人是哪些?在我们这是死者家左右各四家的抬?
- 如果“卿晨璟靓”自首的话,可能会被判多久?为什么?
- 你觉得“爱情”是人类基因为了遗传下去的手段么?
- 圆柱的概念和特征
- 炒猪心正确方法
- 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的主演
- 海带排骨汤的功效
- 油炸土豆虾的制作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