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所谓的“免死金牌”就像是游戏中开了“金身”一样,被人奈何不得,这是一些古装影视剧中常见的桥段,但是,在古代,免死金牌真的作用这么大吗?免死金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古代通常的“免死金牌”不是个小玩意儿,这个东西的官方称谓叫做“丹书铁券”,不是一只手就握住的金牌 。
这个丹书铁券,也确实是个带着特权光环的东西,通常情况下,这个东西是古代皇帝赐给功臣的,比如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曾大封那些为他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像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人,均被赐予了“铁券” 。
丹书铁券这个东西,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不仅是身份的象征,还有着特权加成,为了避免被伪造,丹书铁券就跟虎符一样,是两份的,一份给获赐者,另一份放于官方处,在需要查验时,二者合一,真伪即可辨别 。
既然说了是带有特权光环的东西,那就来聊聊丹书铁券的免死特权 。
丹书铁券确实有着免死的功效,但历朝历代的规定不一样,比如在唐朝时期,受赐铁券人的子孙可凭借铁券免死,次数是1到3次不等 。明朝时期呢,铁券的免死特权又有了详细规定,就是是谋逆罪不免死,其他的死罪倒是可以通融 。
由此可见,免死金牌虽然特权不小,但也不是万能的 。

文章插图
不一定 。
可以参考朱元璋同志的措施,免死金牌这东西说没用不确切,说一定能免死也不确切 。
需要看这东西的发放者和使用时期的执行者 。当然并不是说这两个是一个人就一定能免死 。说白了这东西只能当作一张荣誉证书挂在家中,真要用的时候基本也没有卵用 。
免死金牌一般都是开国皇帝赏赐有重大功劳的铁杆兄弟的一份荣誉,真要触怒了皇帝,单凭一块烂铁,你觉得会有用吗??
所以一般有智慧的功臣领完金牌后,就挂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以示荣耀,同时心里知道此牌的作用也仅此而已 。只有那些臭鱼烂虾才幻想这东西真能免死 。话说这种段位还能混到这种荣誉吗 。(一笑)
确切地说,“免死金牌"应该叫做"丹书铁券“或"金书铁券",是皇帝赐予功臣的一种莫大奖励 。
在这些“丹书“中,一般都明确记载了赐券日期、赐券对象以及被赐者的功勋和特权 。
为防止假冒伪劣,铁券往往还要被分成左右两半 。右边的一半留在皇宫,左边的一半由被赐者保管 。需要的时候左右部分进行对接,如果二者吻合即为真品 。由此可见,"免死金牌"的珍贵性和重要性 。
传说中的“免死金牌"是不是真的能够免死呢?我们不妨看看古代那些“免死金牌"的获得者,从他们的最终归宿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
据《汉书?高帝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是"丹书铁券"制度的创始人 。他手下的这拔功臣,无疑便是中国历史上首批"丹书铁券"的持有者 。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也是西汉的开国功臣 。在当时被称作"国士无双、功高无二",但恰恰也因为韩信功高盖主,使得刘邦对他的猜忌越来越重 。
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假称要外出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候到陈地相会 。当韩信去谒见刘邦时,刘邦却命令武士将韩信五花大绑起来 。直到此刻,韩信才如梦初醒 。接着韩信被戴上枷锁,押在副车之上 。回到洛阳,韩信被降为淮阴侯 。
被贬之后,韩信一直小心翼翼,他知道刘邦不能相容,常常称病不去上朝 。但无论怎样示弱和退让,韩信的处境丝毫没有好转 。最终韩信还是被吕后和萧何骗入长乐宫,先是被武士捆绑起来,继而被砍掉脑袋,死后还被夷灭三族 。
- 宋词美在哪里,读宋词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吗?
- 为什么全红婵家庭成了网红而对其他冠军的家庭关注的较少?
- 在农村老人去世后抬棺人是哪些?在我们这是死者家左右各四家的抬?
- 如果“卿晨璟靓”自首的话,可能会被判多久?为什么?
- 你觉得“爱情”是人类基因为了遗传下去的手段么?
- 圆柱的概念和特征
- 炒猪心正确方法
- 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的主演
- 海带排骨汤的功效
- 油炸土豆虾的制作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