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斯大林因为知道了日本不会派军才敢把西伯利亚师调回前线。那为什么日本不帮德国呢?( 六 )


那么,如果日本拿出100多万大军进攻苏联,会至少牵制苏联100万大军 。
但日本的军事潜力很大,可以拿出的兵力并不止这么多 。
日军投降时的总数就达到720万,其中野战部队可以达到三四百万 。
这三四百万攻打苏联,依靠苏联远东特别军区100万左右兵力,是对付不了的 。
如果1941年,日军和德军两线夹击苏联,美国又一时不会参战,苏军会非常困难 。
尤其是需要数百万军队对抗日军,会导致西线兵力大减,德军优势更为明显 。
这也是轴心国唯一可能胜利的机会 。
不过,日本不会这么做,原因主要两点:
第一,日本占领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无意义 。
这里没有日本最需要的石油资源,日本只有南下占领印尼油田才行 。
日本当时石油储量只能维持1年多,一旦用完就挂了 。
日本夹击苏联,不可能在1年内就获胜,所以持久战对于日本是不利的,劳而无功 。
第二,日本和德国也是潜在敌 。
即便德日联手打垮了苏联,瓜分了苏联的地盘,日本未必有好果子吃 。
因为德日不过是互相利用,德国很有可能在消灭苏联以后,黄雀在后,一举将日本击败吃掉,独霸欧洲大陆 。
日本的实力是对付不了德国的,岂不是给他人做嫁衣?
题主这个问题存在错误,实际上在苏联从西伯利亚军区抽调部队调往苏德战场一线的时候,日本还在犹豫究竟是北上还是南下 。而苏联敢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现在网上有种说法,说是苏联在得到情报,确认日本不会出兵北上以后才将远东地区的苏军调往苏德战场,在莫斯科战役投入了战斗,从而击败了德军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
在二战前夕,苏联的东部地区有乌拉尔军区、中亚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外贝加尔军区、远东方面军等军事机构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因为苏军损失惨重,苏联在6月就从上述地区抽调了11个师前往苏德战场 。其中在一线直面日本的外贝加尔军区、远东方面军也有部队被抽调 。
此时日本得知苏德战争爆发以后,有意趁机在远东地区捞一把,正在不断加强关东军,还没有放弃北上的打算 。苏联面对日本的威胁依然决定将远东地区的部队抽调走,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在二战之前,苏联的远东地区并未得到太多的开发,地广人稀,人口稀少,工业落后,农业也不过勉强维持当地居民基本所需只用 。单纯从经济价值来说,整个远东地区根本无法和苏联欧洲部分的大城市,比如像莫斯科、基辅等相比 。
在二战期间,远东对于苏联最大的意义就是因为这里远离苏德战场,美国援助苏联的物资可以通过远东港口运到苏联,然后用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到一线 。
但是在1941年的时候,美国对苏援助还刚刚起步,数量极少 。而且如果日本对苏宣战,那么这条航线必然会被日本切断 。所以很明显,远东地区的重要性根本无法和苏德战场相比拟 。
对于苏联来说,即使是日军在远东地区发起了进攻,究竟是保卫远东地区,还是要抽调部队去保卫莫斯科,作何取舍并不需要太多的考虑 。
所以苏军实际在得到日本不会出兵北上之前就已经从远东地区抽调部队,而且即使日本真的北上,也不会打断他们调兵的节奏 。
当然,苏联对于日本可能的攻击并非毫无防范 。在从远东地区抽调走部队的同时,苏军也组建了一些新的部队调到远东地区,以加强防御能力 。因此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后,远东地区单纯从兵力数量上来说,不降反升 。
像1941年12月1日,远东地区苏军总数是1343307人,比苏德战争爆发时还多了差不多61万人 。虽然说部队的质量和坦克、大炮、飞机等技术兵器数量下降了,但是如此庞大的兵力加上边境的要塞工事,再加上苏军的坦克数量远多于日军,显然日军对远东地区的威胁其实也很有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