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斯大林因为知道了日本不会派军才敢把西伯利亚师调回前线。那为什么日本不帮德国呢?( 九 )


只可惜大本营里的那些陆海军马鹿们选择了偷袭珍珠港,正所谓偷袭一时爽,全家火葬场,当被日本人一击打懵的美国人缓过神来后,小日本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 。
此时此刻的小鬼子,真的没有能力在招惹美国的情况下,再和苏联作战,于是原本承担进攻任务的关东军只能反过来防着苏联人的进攻 。
不得不说,苏联人真多,西边和德国打的不可开交,东边仍然能够有百万大军盯着小日本,搞得疯狂无比的日本鬼子,愣是不敢越雷池半步 。
你自己去地图上测量下距离,远东到莫斯科距离7000公里,又没有路,只有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你让日本怎么帮德国?要知道柏林到莫斯科才1600公里,德军60万辆汽车都无法保证足够后勤供给!7000公里距离的后勤怎么保证?日本根本没有那个实力!
其实这就是日本军国主义自食恶果 。
有人说二战时日本权力集中程度还不如美国罗斯福总统,东条英机干不好也都被赶下台换小矶国昭上台做首相 。
这只是看到了日本政治结构的表层,忽略了日本深层次“军国主义”癌变 。
表面看,日本在二战时甚至可以说是德、意、日、苏、美、英这六个主要参战国里权力集中程度最小的国家,但是,同时,日本也是六个主要参战国里政府对军队控制力最弱的一个国家 。
日本军方“独走”的情况是六个国家里最严重的,美国派驻到远东的史迪威以及后来的麦克阿瑟虽然和罗斯福以及华盛顿的美国政府矛盾很多,但是史迪威和麦克阿瑟也绝不敢把华盛顿命令放在一边,带着军队“独走” 。而且军队也不会听史迪威和麦克阿瑟的 。
德国和苏联就更是如此了,如果德国国防军可以“独走”,那么也就不会有二战后期德国将军们密谋除掉希特勒了,直接明目张胆杀不好吗?
只有日本,军队“独走”已经从高级军官蔓延到中层军官了,日本军方中层的校级军官就敢于独立于政府、军队高层之外发动战争,而事后军方和日本政府还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 。
这才是真正的“军国主义”癌症 。
其实当时日本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比如石原莞尔已经看到二战最终结果,并且认为日本想要获得一线生机就必须抛开一切和德国联合攻击苏联,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石原莞尔甚至认为可以与常凯申谈判,哪怕让伪满洲国名义上交给常凯申都是可以谈的 。
我们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石原莞尔这些主张对于日本帝国主义来说,确实是一线生机 。
但是,为什么真实历史上石原莞尔靠边站了呢?北进派彻底失势了呢?
原因很简单,第一,当时日本军方势力是分为陆军与海军两大派系,如果北进派成为国策,那么海军就会成为配角,而陆军唱主角;这是海军所不能接受的,如果石原莞尔一定要推动“北进策略”,真不排除日本海军发动自己的“226事件” 。
第二点,北进虽然对于陆军来说是唱主角,但是西伯利亚以及苏联远东军区对于日本陆军来说,可没有打常凯申部队轻松,要知道日本陆军军官之所以接连“独走”,就是为了挑起战争然后个人立功升职加薪,打苏联红军和打常凯申的部队,哪个更容易获得胜利?这是不言自明的 。
更何况对于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北进战略和三国时期魏延提出的派小部队偷袭长安,然后与曹魏决战的策略很像,都属于“一把定胜负”,本钱太小的日本真不敢把全部国力投入到一次赌博去 。
而“南进”则不同了,南进首先是海陆并重,海军和陆军的利益都得到照顾;其次,东南亚富庶程度以及资源丰富程度不是西伯利亚荒原可以比拟的,对于缺少资源的日本而言,东南亚更具吸引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