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斯大林因为知道了日本不会派军才敢把西伯利亚师调回前线。那为什么日本不帮德国呢?( 八 )


不过不久,在经历了新一轮头脑风暴之后,日本人又脑补出了一个新的美好画面,那就是,来自东方的日本和来自不东不西的苏联,以及来自西方的德国,意大利来个全球大连横,痛扁美英法等老一辈资本主义强国,从而瓜分世界 。
与此同时,美国人也送来神助攻,罗斯福总统照会,日本政府宣称六个月后将对日本进行禁运 。这么一来,更加坚定了日本,与德国,意大利苏联共同出兵席卷老资本主义世界的决心 。
为此,苏联和日本的代表还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眼看日本人的梦想,就要付诸实践,阿德哥又不上路了,希特勒在日本和苏联签订条约的两个月后,就悍然发动巴巴罗萨计划,苏德开战 。
德国人的这一举动,又把日本人给整糊涂了,说好的f4一起出道呢?说好的大家一起打欧美呢?日本人的决策层彻底蒙圈,在蒙圈的情况下,他们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思想就是继续侵略中国,其他的再议,再议就是再等等,再看看,再想想 。
可是日本的军方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他们对于总结中心思想这件事很不擅长,他们居然认为这次御前会议的中心思想是放开手干吧!于是,陆海军的马鹿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南下南下再南下!海军制定了太平洋战争的方略,陆军下令进军印度支那 。
既然日本人的作战重心在南方,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日本人放弃对苏联的攻略了呢?答案是并没有,日本是否有对苏作战的想法风向标就是看一看日本关东军的军力变化 。
要想打苏联,那么关东军必然首当其冲是头号主力,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关东军的兵力规模迅速膨胀,从14个师团,每个师团15000人左右,增加到了16个师团,每个师团的人马打到了24000到28000人,兵力一下子膨胀到了85万人左右,这么多兵力云集在中苏边境,日军的目的一目了然 。
此时的关东军不仅兵力大规模膨胀,装备水平也冠绝整个日本陆军,日本陆军690辆坦克中有414辆配属关东军,2/3的一线航空单位也专门供关东军调遣 。与此同时,日本的特务机关大量招募白俄,刺探俄国的情报 。
与此同时,对苏作战计划也已经成型,这次关东军,甚至准备纡尊降贵与海军马鹿们合作,先打下海参崴,然后来一个横扫东西伯利亚 。
当然,这一切自然瞒不过斯大林,斯大林一直默默的关注着小日本的动作,就算到了苏联最危急的时刻,远东负责监视日本的兵力都没有太大的削弱 。
从苏德战争爆发前的1914年10月到莫斯科保卫战,苏联从远东地区调走23个师级单位,两个旅级单位和两个团级单位,总共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人从远东抽调了40万人马 。
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大但是如果放到苏军在远东总兵力这个大盘子里,这点人马也就是川普选情告急时的咱们A股的川大智胜的表现一样,大跌一把但绝不会动摇基本盘!
要知道在1941年12月的时候,远东的苏军包括134万余人,七八千七百七十七门火炮,2000余辆坦克,3100余飞机 。无论是在人员还是在兵力上,都是碾压于关东军的存在,日本人传了那么多年,仅有了400多辆坦克,在苏军的钢甲洪流面前,就像黄浦江之于长江,支流而已,啥也不是!
这样的装备差距,这样的兵力差距,你让关东军怎么打?像德国人那样发动突袭,可不可以呢?
这个成功率不高,一方面,日军的机械化程度低,有句老话说的好,同样的招数,第二次用在圣斗士身上是无效的,苏联人已经吃了德军突袭的大亏,怎么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载第二次跟头呢?
所以对于日军来说,远东苏军的兵力被极大的削弱,技术装备没有被大幅的调走,日军发动对苏联的进攻就是千里送人头,所以日军一直在待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