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后所戴的凤冠上,湛蓝的地方都用了点翠工艺,什么是点翠?为什么现在不再使用这种工艺了?( 二 )


整体观之,此凤冠金翠交辉,富丽堂皇,造型庄重,制作精美,不愧为国博的镇馆之宝 。但想想那些为此死去的生灵,我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之中 。。。到了现代,翠鸟已经成为了国家保护动物,所以明令禁止不准在使用这种残忍的手段进行首饰设计制造,此后这种工艺均以采用代用品制造 。
【文藏来答】拥有美丽绚烂的羽毛是禽鸟类生物最为重要的特点 。从古至今,诗人们的赞美不绝于耳,画家们笔下的描摹令人叹为观止 。但活拔翠羽的残忍让这门手工艺仅停留在传承已有、不提倡重新进入市场的情形下 。也有很多爱好者选用的新的材料,以达美感的呈现而不拘泥于形式 。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精美的点翠器物 。除了首饰,点翠在家具中、配饰中也有很大的使用空间 。
图片源自网络
图片源自网络
关于将翠鸟羽作为装饰材料的早期确实可靠的文献资料是战国时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一文中「买椟还珠」的记载:「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这其中的「辑以羽翠」即是指用羽为饰的「点翠」装饰 。
明孝靖皇后点翠镶珍珠宝石金龙凤冠故宫博物院藏
翠羽用于首饰的装饰技法最为成熟的就是点翠工艺 。据扬之水先生对古代金银首饰的梳理,虽然在魏晋南北朝诗歌中已用「翠」字描述首饰样态,但毕竟缺少出土实物作为确证,故不论为点翠工艺 。比较确定的将「结珠铺翠」作为一项首饰工艺,是在宋元时期,以南宋文献记载和元末苏州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的金梁冠为证 。到明清时期,同金银首饰相结合,「翠」字已有了明确的意义—点翠,并在清代成为金银首饰的重要特色 。(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二〇一四年)
明孝靖皇后点翠镶珍珠宝石金龙凤冠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点翠工艺,是将翠鸟羽毛使用传统粘接剂定型成平片状,再根据所需要的形状裁切后粘接在所需装饰的底托之上,经过订翠、裁型、点铺、压合、整理几个步骤后完成 。翠羽在点铺的时候要注重颜色搭配和形状纹样设计,有顺铺和几何拼点两种技法 。较优质的翠羽是翠鸟脊背部和腰部的正羽和半绒羽(孔艳菊《从修复的几件首饰谈清代宫廷首饰工艺》,《紫禁城》二〇一六年第七期),底托可以是金属质也可以是纸质 。点翠工艺的美感主要来源于翠鸟羽毛特殊的饱和而纯正的明蓝、宝蓝颜色以及羽丝细密排列成片状后在表面出现的丝绢光泽,形成带有柔和光感的蓝色或蓝紫色填色效果 。
故宫博物院藏和点翠工艺相关的文物一般是多种工艺复合的器物 。点翠工艺在各类文物中都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类是以点翠工艺为主体;另外一类,是以点翠工艺为辅助 。无论是单独作为装饰主体还是作为其他装饰的点缀都具有极佳的视觉美感,下文即撷取故宫庋藏点翠文物中的经典,以首饰文物、装饰家具陈设文物和配件装饰分类细述,以饗作者 。
首饰
以点翠工艺为主体的首饰,主要是头冠、钿子、头花、簪子等头饰品种;制作时多和贵金属工艺结合,在花丝的底托上点翠,花丝围托来限定点翠的边界;其上多镶嵌宝石、玉石、珍珠和珊瑚等 。扬之水先生用「结珠铺翠」一词概括了点翠工艺经常同垂坠的珍珠穗或结串的珍珠做搭配的状态 。
清点翠凤吹牡丹纹头花故宫博物院藏
清银镀金点翠嵌珠石凤饰故宫博物院藏
清银镀金点翠嵌珠石凤饰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的点翠首饰主要有钿子、头花、头簪、耳环、戏冠等 。头饰中最常出现凤鸟、蝙蝠、蜂蝶;四季花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象征着四季富贵平安喜乐;也出现了石榴、葫芦、佛手的纹样,代表着多子、多福、多寿;此外,还有福、禄、寿、喜字样等含有吉祥如意寓意的纹样,并且每种纹样都有自己的特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