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后所戴的凤冠上,湛蓝的地方都用了点翠工艺,什么是点翠?为什么现在不再使用这种工艺了?

点翠是中国一种比较古老的制作首饰的工艺,从汉代开始就流传这这种工艺,到清代的康乾盛世时达到顶峰,这里面的翠是翠鸟的羽毛 。制作这种首饰,先用金银等金属做出一个底座,然后再用金线在底座边缘做出一个槽,最后再用翠鸟的羽毛粘在在底座上做出各种形状的饰品,有时也会在图案镶嵌上珍珠翡翠等宝石,点翠饰品虽没有其他首饰显得张扬,但却高贵雅致 。一般皇后的凤冠便是采取了点翠的这种工艺 。
翠鸟羽毛的颜色极其艳丽,也有人认为翠羽做出的饰品可以永不褪色,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点翠饰品上面的颜色只能说不易褪色,上面的颜色大约保存百年左右便会逐渐暗淡,在一些鉴宝的综艺节目上也有许多在民间一些传家宝的点翠饰品拿给专家鉴定,但大多因为保存不当,上面翠鸟的羽毛有遭到虫蚁啃噬的,也有失去了原来的光泽变得暗淡的 。
据说关于翠鸟羽毛的获得,一般是用剪刀将还活着的翠鸟的羽毛减掉,然后再将它们粘到饰品上,但是由于这样的方式对翠鸟太过残忍,被取过羽毛的翠鸟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亡,所以到民国初年时,点翠工艺便由烧蓝工艺取代了 。后来翠鸟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所有的点翠饰品都由其他替代品代替 。而这种工艺现在接逐渐失传 。

古代皇后所戴的凤冠上,湛蓝的地方都用了点翠工艺,什么是点翠?为什么现在不再使用这种工艺了?

文章插图
“点翠”是把翠鸟的羽毛用来装饰、修饰、美化的一种工艺 。这种工艺较多运用在首饰上,也有用在家具上,清代特别盛行,尤其是雍正、乾隆年间 。这点从宫斗剧里也能看出来了 。
下图是清代点翠屏风上使用的点翠工艺,这种大摆件用点翠非常奢侈 。
“点翠”的工作做起来比较复杂,难度大,简单点说就是在需要装饰的首饰或是家具上先用金属做成想要的形态的托,然后再把取得的翠鸟羽毛用胶粘在托上 。翠鸟的羽毛又细又软,想要粘得平整、漂亮非常不容易 。
“点翠”的流行是时代审美观造成的 。上品的翠羽应该是翠兰色或是雪青色 。使用者认为经过点翠的修饰显得更富丽堂皇 。取翠羽对于翠鸟来说是伤害很大的事,很多时候取翠羽之后翠鸟也会死亡 。
下图清代嵌宝石点翠花簪
《续资治通鉴长编》里说宋太祖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有一次穿了一件翠羽修饰的襦入宫探望父亲,宋太祖让女儿把这件衣服留下来不许再穿,因为别人看到公主穿这样的衣服会争相效仿,那么翠羽必定价贵,百姓会因此逐利,就会有许多的翠鸟因此而死,这是造恶业之端 。现在翠鸟属于保护动物,不允许取翠鸟羽毛,所以这种工艺也就不用了 。
下图,清代银镀金点翠嵌珠双龙纹长簪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珍宝可谓数不胜数,今天笔者在给大家介绍一件由“文豪”郭沫若亲手开启的北京十三陵定陵中出土的宝物,便是万历皇帝的孝端皇后礼仪之用的凤冠,真是珠光宝气,摄人心魄 。老样子,笔者上几张实地实拍的照片,咱边看便给大家讲讲这件皇家銮仪中的“礼帽” 。
咱眼前的这件华丽的凤冠,为了最轻量化设计,毕竟皇后的颈椎还是要考虑的,此帽的骨架是用上好的漆竹扎成,在骨架之上附着江浙最好的丝帛,然后用金丝盘成九条金龙装饰于帽前端处,紧接着下端用九条“点翠”工艺做成的金凤与金龙相呼应,这样叫做龙凤呈祥 。
尔后在凤首之中口衔珠滴,这样可以让皇后在走动之时达到摇曳多姿的美态,各位注意看,在凤凰的下面设计了3组以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宝石的个头十分巨大,可谓不惜工本,在宝石丛中,竟然还设计有惟妙惟肖的翠兰花叶,也是施以点翠工艺,说到这个工艺,笔者不仅的要多说几句,这个工艺完全是用活着翠鸟的羽毛制成,永不褪色,据史载,为了做皇后的这个凤冠,竟然用了数万只活翠鸟才做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