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演员思文 。
同时,这种发泄也是在寻求归属与认同 。与其他同样身处困境、承受压力、需要排遣苦闷的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显然能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与归属感 。在集体动作中,暂时逃离了必须要优秀和成功的世俗压力 。例如,有些人会对励志性的名言警句等进行解构,用幽默抵抗着主流文化中的精英成功学:“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解构了努力奋斗的价值和意义; “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因为运气差得都笑不出来”赤裸裸地讽刺鸡汤类的生活鼓励;“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生来就在罗马”讽刺了阶级的不平等 。
通过这些自嘲和吐槽的幽默,许多人达成了“丧而不馁”的目标,如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也恰如《脱口秀大会》中对思文的点评:“思文的脱口秀是一种化解,她讲的事情本身其实都挺残酷的 。但她在脱口秀表演中化解着自己身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人们似乎相信,通过尽情地表达观点,就能够寻找生活的平衡与勇气,只要随时随地都嘲笑苦难,苦难就能够被消解成笑声 。
但对所有问题都付之一笑到底成就的是宣泄的奇观还是解决方案呢?将社会议题、公共事件的严肃内涵通过口语化、消遣化的“段子”赤裸地表现出来,到底给予我们的是生活良方还是麻痹剂呢?
03
喧嚣的脱口秀,
幽默也可以是一种麻痹?
“想当年谈恋爱的时候,我的闺蜜选择了一个大款,而我选择了没房没车的程璐 。我觉得我是独立女性,要找自己喜欢的男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果不其然,我的闺蜜过得比我幸福多了,但我不后悔 。每次想到这些,我都会流下两行独立的泪水 。”这是思文在《脱口秀大会》中的一个段子 。因其富有生活气息,真实有趣地展现了“独立女性”的生活被许多网友传颂 。
脱口秀演员思文 。
除了思文之外,《脱口秀大会》中的梁海源也非常爱探讨“我们女人”的话题,她们的女权色彩成为脱口秀节目中引人注目的风景 。显然,这些选手的脱口秀水平还有一定进步空间,力度也有所欠缺,但女性脱口秀一直被认为是值得鼓励的,也是“脱口秀改变社会”的重要证据——让女性在脱口秀这样一个男性为主场的舞台发声,似乎本来就是一种成功 。
例如许多人关注的黄阿丽,她的表演尺度颇大,坦白地谈论着自己怀孕期间的生活体会,用粗鲁的话语和肢体刺向男性对女性“优雅、得体”的刻板印象,同时获得广大女性的共鸣 。几年前知名的影视剧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女主角麦琪确立了自己的喜剧奋斗目标,并逐渐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同时也获得了社会认同 。这些女性经过深思熟虑,用强硬、智慧、幽默的观点去讽刺整个世界,这是脱口秀赋予她们的力量 。
但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国内女脱口秀演员的表演内容依然在性别观念上陈旧刻板(如上文思文的发言),要么在话题上总是局限于婚恋领域 。其实,就算在西方,也存在这种“女脱口秀表演者说女权,男脱口秀表演者说女权以外的所有事情”这样令人悲叹的现象,大部分热门的脱口秀节目(尤其是广受欢迎的深夜档脱口秀节目)几乎全是男性主持 。似乎“女性视角”只是成为了一个演员标新立异的突破口而已 。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剧照 。
这样的现状并不只是女脱口秀演员自身的问题,而是和脱口秀的形式分不开关系 。由于脱口秀大多是由碎片云集的“段子”、 密集的笑点、层出不穷的“包袱”组成 。再加上某些主题选择的受限,它天生是“反谈话”的,对于意义的深入很难有任何实质性作用 。消解掉的“主题之重”使谈话变得越来越窄,人们仅仅去追寻形式上的娱乐消遣性以及在节目吐槽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交互动,最终忽略了某个议题可能带来的深入探讨以及现实层面的改变 。
- 为什么要临摹字帖?怎么临摹字帖?
 - 老话说:“立冬无雨一冬晴,没有十月初一灵”是什么意思?
 - “边吃边瘦”的减肥法
 - 是什么导致减肥平台期和反弹
 - 运动减肥是明星的最爱 1/2
 - 居家减肥妙招【健美操减肥】 1/3
 - “腊八粥”最早起源于?
 - 为什么麋鹿又叫“四不像”?
 - 天津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大沽龙灯”
 - 不同地区文化:无锡丧葬习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