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人生而何色,若色泽明亮而含蓄,便是好;色泽晦暗外露,则不好 。五脏色尽现,便是危证 。因此,《素问·脉要精微论》里便有非常生动的比喻:“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
有个黄褐斑的病人,她原来做刑警,整日办案,昼夜颠倒不说,压力山大,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 。于是,姣好的面容便被生长在两颧的黑斑破坏了 。而右侧的全职妈妈虽然也是黄褐斑病人,但其面部有光泽,病情便较前者轻许多 。
黄褐斑是困扰亚洲女性的一个损容性疾病,但偶尔也见于男性患者,说明该病主要的西医病因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
其临床表现为对称分布于面部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大小不等 。常见的诱发因素为妊娠、劣质化妆品、遗传、某些慢性疾病如肝肾功能障碍、口服避孕药、皮肤微生态失衡及情志失调等 。黄褐斑虽然只是皮肤疾病,但其病程较长、发病缓慢、疗效亦不如人意,严重影响患者美观,对患者的心理是非常严重的打击 。
针对黄褐斑的中医病因,早在《内经》中就有所阐明,女子是“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面皆焦,发始白”,男子是“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说明美丽的容颜,与年龄相关,与肾精、气血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
黄褐斑辨证分型主要分三型:
气滞血瘀型:病人平素压力大,常处于紧张状态,或急躁易怒,或抑郁不欢 。除面部色斑外,常伴有太息,头胀,失眠,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有血块 。舌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
气血虚弱型:其实也就是心脾两虚型,病人心重,多思少眠,易惊,纳少,疲倦但入睡困难,易早醒,月经量少,色淡或经后有腹痛隐隐 。舌淡,脉沉细 。
肝肾不足型:此类病人常伴有其他器质性病变,腰膝酸痛,失眠,潮热,盗汗,或有其他类似更年期的表现,妇女表现为月经量少或闭止 。舌红,苔少,脉弦细 。
有人将黄褐斑的病因归结于瘀,也有人称之为肝斑,均有道理 。总之是由于气机的不畅,导致气血不能上输于面而成的 。
治疗损容性疾病,多以局部取穴为主,如果有明显的局限性的色斑,可采用围针法,用针多以半寸为宜,进皮仅0.1寸,不可过深 。这是个比较考验技术的工作,如果进针过浅,针根本立不住;该病病在皮肤,是《内经》要求的刺皮勿伤肉,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如果进针过深,则会伤肉或伤血脉,造成皮肤出血,出现瘀痕 。如果色斑面积较大,则宜采用皮肤针散刺,局部红晕或微有出血即可,不可动作过于粗暴 。
而远端选穴一般要根据中医的辨证分型进行 。
如气滞血瘀型,可先开病人四关,调畅气机 。四关穴即是合谷与太冲穴,分别位于手足的第一、二掌(趾)关节之间,形如关隘,故名四关 。然后配以天枢、水道、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
该型针法宜补泻兼施,对瘀滞重者,还可以配合以刺血疗法,比如,在大椎处刺络拔罐,使瘀血出才有可能新血生 。不过,刺血方法不可频用,久用,以防伤正气 。
一般而言,此类的普通针刺法可以一周两次,但刺血法,建议两周一次 。
气血虚弱型,则宜补益气血,可选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针法操作宜轻柔,补法为主 。亦可用艾灸法,灸上述穴位,或者艾灸背俞穴,心俞、肝俞、脾、胃俞、肾俞等穴 。普通针刺法建议一周一次,艾灸法可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 。
- 如何正确泡柠檬水
- 冰箱嗡嗡响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处理
- 如何连接无线路由器
- 如何整理磁盘碎片
- 刷牙时牙出血是怎么回事呢?如何预防牙出血呢?
- 如何防止鱼尾纹
- 如何防止宝宝吐奶?
- 如何报考电气工程师
- 急性膀胱炎的预防
- 如何戒除毒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