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肥胖的认识早有记载,发生原因多与“湿、痰、虚”有关 。中医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
1. 腹型肥胖:因肝气过剩引起,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 。
2. 虚胖: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症状 。
3. 脂肪型肥胖:因血气过盛引起,容易引发心脏病 。
4. 病态肥胖:因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产后肥胖、激素性肥胖属于此类 。
5. 气胖:因三焦经异常引起,属精神压力型肥胖 。
对于这些类型的肥胖,中医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直接影响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及体内酶的存活度 。而中医则能够由内而外的调整人体,从调节内分泌入手、对肝、脾、肾、心脏、肺及三焦等进行调节,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统一,达到减肥的目的 。同时,中药无副作用,还能起到滋补和保健的作用 。
中医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症 。为虚以气虚为主,若兼阴阳失调,可有气阳虚,或气阴虚,病在脾、肾、肝、胆及心、肺,临床以脾肾气虚为主,肝胆疏泄失调亦可见 。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有兼血瘀、气滞者 。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错杂,故症候复杂多样 。临症时应详案症候、舌、脉,抓住重点,审证求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精心遣药,职守善变,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
以下介绍中医减肥的几种方法 。
(一) 化湿法:用于因脾运不健,聚湿而为肥胖 。症见腹满、苔腻、脉沉细 。
(二) 祛痰法:用于痰浊肥胖 。症见气虚胸闷、嗜睡懒动、苔白腻舌胖、脉滑 。
(三) 利水法:有微逐与推逐之分 。症见肥胖浮肿、少尿、腹胀、苔白、脉细沉 。
【中医辨证减肥治疗方】(四) 通腑法:以轻泄为主 。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所致肥胖 。症见实证肥胖,大腹便便,大便干结,行动不便,动则喘息,苔黄厚,脉实 。
(五) 消导法:用于食欲无进型肥胖 。症见肥胖懒动、腹满积食、苔白 。一般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 。合而为三仙饮,对营养过剩性肥胖有一定效果 。
(六) 疏肝利胆法:用于胖肥,兼用于肝郁气滞或血瘀等症 。症见肥胖兼有胁痛、急躁、眩晕、倦怠、腹胀、舌苔黄质红、脉弦 。常选温胆汤、疏肝饮(柴胡、郁金、姜黄、薄荷)等 。
(七) 健脾法:肥胖以健脾补胃为正治法 。症见脾虚气弱,胃纳减少,体倦胖而无力,苔白质淡,脉细弱无力 。常用方如参术白术散、异功散等 。
具体你该用什么药方,最好还得面诊才行,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
- 忙碌OL随时随地减肥小妙招
- 当心断食减肥会引起胸部下垂
- 意念决定减肥成败
- 四天减肥套餐
- 好情绪减肥16条饮食建议
- 三个日常窍门 减肥不用愁
- 香蕉新吃法 美容减肥一举两得
- 秋季减肥最常犯误区
- 四招疯狂瘦身法 让你21天减去16斤
- 七大减肥方法 应对发胖陷阱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