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入学,班主任要做些什么?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抓得准而实,后续班级管理就事半功倍 。分享几点我的经验:
从小学生过渡为中学生,不仅是身份的切换,更是学习生活节奏的巨变,很多学生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需要老师提供帮助 。
1、学习校本教材 。初中学校应该有一本这样的校本教材,归纳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安全、学习、生活、同学关系等方面的详细指导 。建议每周班会课学习这些内容,让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充分了解 。
2、组织军训 。当然这个活动是学校层面的安排,但班主任应以此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磨炼学生坚强意志,简拔有组织能力的学生,发现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症 。帮助特殊学生适应新环境 。
3、树立榜样 。邀请初二或初三的优生参加班级活动,现身说法,指导初一新生如何学习和生活 。同时也是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
4、明确时间观念 。初中学校一般有早自习,课程也增了很多,学习节奏快 。如果时间安排不当,影响到饮食和休息,学习也跟不上,学生成绩很可能一落千丈 。班主任可要求每名学生结合学校作息时间表,针对自己的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时间安排表 。

初一新生入学,班主任要做些什么?

文章插图
班级是一个团队,班级有凝聚力、战斗力,则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取得巨大进步 。如果班级一盘散沙,班主任管理吃力,也难取得好成绩 。
1、确定班级总目标 。班级有共同目标,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个目标,不宜太虚,比如说“成为最好的班级”,这样的目标没有着力点,形同虚设 。不能太细,方方面面罗列,学生记不住,也不知道怎么做 。目标应具体明确,比如成为年度优秀班级,每个学期拿三次以上流动红旗 。
2、确立班规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班规是班级成员的行为准则,是一种相互约束 。班规应在全班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班主任结合实际确立 。其实这事没难度,虽每届学生不同,但管理思路是一以贯之的,只需在以前的班规基础上略作修改即可 。注意班规要切实可行,不得与学校规章制度相冲突 。
3、组建班委会 。班委会是班级的骨架,没有骨架,就谈不上班级建设 。初一新生彼此陌生,班主任也不了解学生,如何简拔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
前面说过,军训期间,班主任就应该留心观察,圈定几名候选人 。很多人推崇自由竞选,但实践证明,班干部完全由竞选产生,并不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因为参加竞选的,都是性格外向的学生,但性格外向,并不代表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 。有些自律能力很差的学生,通过竞选担任班干部,结果自己不能以身作则,给班级管理造成恶劣影响 。这时候再免掉其职务,既伤害到其积极性,又显出班主任用人不淑 。
我的做法是,参考入学考试成绩,结合学生推荐,再综合竞选结果,最后确定班干部人选 。这样虽然有“独裁”之嫌,但选出来的班干部,质量有保证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至少成绩方面能服众,而通过小学相互了解的学生推荐,可发现曾担任过班干部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 。
4、成立学习小组 。班级是个大集体,应该为共同目标努力奋斗 。但大集体内,也必须在竞争中合作,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内驱力 。成立学习小组,是各地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益经验 。班主任依据学生入学考试成绩,结合近期观察了解,对全班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制定小组积分评比制度,奖优罚劣 。小组内合作学习,组内成员荣辱与共 。小组之间积极竞争,在竞争中班集体整体提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