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叛逆期的小孩要怎么引导?采取怎样的教育方法好呢?

从心理理论的角度讲,三岁的小孩子还没有进入叛逆期,基本上不会有典型的叛逆表现 。
三岁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所谓的叛逆现象,更多的还是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出现了不妥当的情况 。
心理学理论认为,三岁以内的孩子还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 。这个时候的孩子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生命的欲求与满足 。

在这个时期,母亲只有通过对孩子的爱抚、温暖、怀抱等方法,使孩子从自体依恋逐步转向对外在的依恋,去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 。
【三岁叛逆期的小孩要怎么引导?采取怎样的教育方法好呢?】进一步的发展,逐步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会延续甚至出现自闭倾向 。
实践证明,有很多不能完成与父母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会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
对于三岁以内的孩子,母亲的接纳、喜欢、关心、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等,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 。
叛逆正常,避免对质;
制定规则,温柔坚持;
包容错的,赞美对的;
违规行为,不使获益;
首先3岁之前,会迎来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 。3岁以前的孩子,你会发现,你让他做的他一定不做,你不让他做的,他偏要去做 。
首先3岁的孩子语言开始发展,孩子开始学会说不,你说什么孩子都是说不要,我不要吃饭、我不要睡觉,我不要这个,我不要,这不是孩子故意和你说不,也不是顶撞您或者不听话,这些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普遍的规律 。
其次3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高速的发展,但思维尚不成熟,孩子做事想做又做不好,这个阶段挫败感比较强烈 。
首先作为家长要学习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合理引导孩子,保护孩子的探索求知欲,多鼓励孩子,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 。
其次,孩子的叛逆是一件好事,说明孩子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 。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的爱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一叛逆期第一叛逆期,即“宝宝叛逆期” 。2-3岁是孩子经历的第一个叛逆期,随着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一叛逆期正在低龄化 。
处于“宝宝叛逆期”的孩子,其心理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做一些夸张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以做对抗性行为为快乐;这个时候的孩子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像个大人,所以什么事情喜欢亲力亲为,不喜欢别人帮助他完成 。这个时候的孩子心理也特别需要尊重,是平起平坐的尊重,所以他们不喜欢被指挥、被使唤,因此你叫他走东他走西 。但2岁的孩子也会突然很粘人,害怕失去最亲的人 。这个阶段的孩子感情剧烈,又变化无常 。
1、转变与孩子说话的语气
有不少家长反映,和处于叛逆期的宝宝沟通实在是有难度 。就像米米,
叫他不要这样,他说:我不!就要!让他别去,他说偏要去!就要!怎么都不听你的,把家长气个半死 。
其实跟第一叛逆期的宝宝交流,是有技巧的,特别是在说话语气方面要非常注意,同样的事情,如果转变语气表述的话,效果可能会千差万别 。
比如,当你想让孩子收拾他玩得乱糟糟的玩具时,不要用命令的语气,避免孩子听到命令后消极抵抗 。可以试着把命令变成请求 。“宝宝,可以帮妈妈收拾一下你的玩具吗?妈妈都不知道本来是怎么放的呢?陪我收拾一下好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