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1、处暑节气后天气还热的,处暑它只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此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而但并未真正进入凉爽天气,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
2、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 。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此时,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 。北京城区,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 。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
3、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 。4、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 。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
【处暑节气天气还热吗】4、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着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 。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 。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 。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 。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 。
- 夏季巧喝水 冲出体内毒素
- 3款春季最适用的酸奶面膜
- 好的天气句子
- 八个错误观念让减肥计划屡战屡败
- 胃口不好,吃点啥才能开开胃?
- 天冷吃火锅 三大窍门助你轻松瘦
- 冬季雾霾天气对棚室蔬菜有什么影响?如何防护?
- 24节气指的是什么?
- 又一场寒潮加雨雪来袭!和双拉尼娜有关吗?会出现极端天气吗?
- 夏季女性必备的8大排毒减肥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