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璨若星河的宋代词坛,名家辈出,佳作纷呈 。南宋词学评论家王灼用“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来评论一位女词人,她就是李清照 。
李清照因为在词的创作和理论上取得的成就,被誉为“婉约词宗”,她在论著《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词学思想 。在李清照眼中,词是文学作品,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其次才是演唱填词,既讲究用字发音的音乐性,也讲究炼字的艺术性 。
李清照明确指出了词的音乐性和词的创作理论 。在《词论》中,她还委婉地批评了苏轼等人以诗入词,词作不谐音律的缺点 。李清照认为词是一种音乐性的文学,是可以用来歌唱的,与诗相比,词不仅讲究平仄之分,还强调音律 。
在《词论》中,她强调词的婉约传统和艺术独立性 。李清照认为:词是音乐文学,一旦离开了歌唱的氛围,艺术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
李清照把词人分为“知之者”和“不知之者”,她又对词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词不仅仅要配乐歌唱,还要唱出雅正的情感来 。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声声慢》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被公认为集音乐美与文学美于一身的词作,词人从多维度建构起词作的声情美与文字美 。
《声声慢》开篇一组组编织自然的叠字,为人们带来声韵的美感,这样的声韵如果再配上滴滴答答的秋雨声,那就是一曲完美的雨中节奏 。人们在聆听这首乐曲的时候,又会被乐曲中凄凉的抒情效果而感染,深深陶醉在优美的旋律和华美的词章中,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
李清照用才情把《声声慢》这一词牌的韵律发挥到恰到好处的境地 。全篇萦绕着的扣人心弦、动人心扉的凄凉音韵,使这首慢词形神兼备、浑然天成 。《声声慢》原词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的《声声慢》自曲成之日,便好评如潮 。宋代张端义认为李清照的《声声慢》犹如“公孙大娘舞剑手”,他用一个恰如其分的比方说出了《声声慢》中叠字浑然天成的运用,以及构思技巧的自然洒脱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她出生在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一个仕宦之家 。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北宋文坛巨匠苏轼的学生 。母亲是状元王拱晨的孙女,也擅长诗文 。
李清照的家庭是文化氛围浓厚的书香门第,她自幼受到浓厚的文学艺术空气的熏陶 。加之她对文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少女时期就已经工诗文、善书画,是有名的才女了 。
在这样的优渥的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浸染中,秀外慧中的李清照一天天长大 。她在文学的殿堂中开阔视野,在艺术的海洋中纵情遨游 。文学艺术铸就了李清照独特个性,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生活的美 。
如果说此时李清照的生活中还缺少什么的话,那就是爱情了 。幸运似乎格外眷顾李清照,在她18岁的时候,赵明诚如白马王子一般走进了李清照的生活圈,赵明诚学识渊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可以说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颗新星 。
两人情投意合,都喜好金石书画,艺术让两位爱好者走到了一起,一段美好的爱情由此产生 。他们坠入爱河,同年便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们此时坚信彼此都是陪伴自己走完一生的最佳伴侣 。
-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木兰诗翻译全文翻译
- 登乐游原古诗及意思解释 登乐游原古诗翻译
- 木兰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木兰诗原文及翻译简短
- 琵琶行原文译文及注释 琵琶行全文翻译及注释
- 为茅屋所破歌注音及译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
- 论语二十篇全文原文 论语全文及翻译赏析
- 渡荆门送别翻译及赏析 渡荆门送别古诗
- 许嵩这首冷门歌曲,忧伤的歌声果然名副其实! 伤声歌词翻译
- 三峡课本上的注释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
- 智子疑邻的意思翻译 智子疑邻的翻译和道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