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子传注释 穆天子传全文翻译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 。那是打马虎眼 。其实文史还是泾渭分明的 。比如《左传》,那是明明白白的春秋时代史,但是大学里古代文学甚至古代汉语都是从《左传》开始,而且是重中之重 。但是其书的写作初衷,只是历史,无关文学 。只是历史写得太好了,就从应用文变成了文学艺术品 。司马迁的《史记》也差不多 。其实这书本来不叫“史记”,因为“史记”是“史官记录”的意思,是历史材料的统称,此书本来就叫“太史公书”,因为后来的人不把史官记录叫史记了,大概叫史或史书或者每一段历史都取了具体的名称之后,就把司马迁版的“中国通史”叫《史记》了,这是一个通用名称变为专有名称的个案,极其罕见,常见的情况是恰恰相反的,就是专有名称变为通用名称 。然而《史记》成了中国正史的模范标兵 。事实上是相当可笑的 。司马迁是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偷偷写了历史而已 。而且这《史记》严格来讲不是中国历史——那是什么?是中国人的历史 。划重点,一字之差,区别很大 。中国历史是把国家社会当成一个整体来讲,始终要围绕国家大事,严格按照纪年,就是像《竹书纪年》、《左传》、《资治通鉴》这样的,才叫“中国历史”,有人可能说《左传》叫“鲁国历史”,其实这是错的 。是以鲁国的立场和视角来写的中国历史 。那里面齐国、楚国、晋国、周王朝等等政治实体的历史都和鲁国历史一样清晰细致 。所以不能叫“鲁国历史”,属于“中国历史”这个范畴是板上钉钉的 。而以“史记”为代表的所谓“正史”二十四史、二十六史,其实是“中国人历史”,为什么呢?因为主要采用了纪传体,纪传体说白了就是讲人的历史,讲这个人一辈子重要的故事和经历 。不管是帝王的本纪、纪,还是王公贵族的世家,还是英雄豪杰的传,都是写人的 。所以说,我们中国的“正史”,其实是“中国人历史”而不是中国历史 。
言归正传,前几期发布了《山海经:龙山史》,光看名字就知道,笔者认为《山海经》不是文学作品,而是考古学上叫做龙山文化时期的史书 。就算是地理著作,根据传统的四库、四部就是“经史子集”的分类方法那也是在史书的行列 。我还是那句话,不管是《穆天子传》还是《山海经》,但凡说这二书是神话是文学的人,都是没有读懂的人,不管他名头有多大,比如鲁迅 。因为读不懂,就容易归为说不清的神话,反正都是神话了,你也不必当真 。当然,《山海经》里有一些虚构的内容,多半是战国楚人看图说话的演绎,不必当真 。原书中反映时代较早的部分比如“海外四经”,是真实可信的历史 。
但是我们必须客观地看,神话包括虚构的文学作品,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 。有些人想当然地把《穆天子传》当做中国小说的滥觞 。用后代小说里虚构的西王母甚至王母娘娘这种狗屁不通的概念来比拟书中的“西王母”,《穆天子传》里的西王母是确确实实的一个部落女首领,与穆王之间还有隐约的爱情故事 。也不是《山海经》里半人半神的神话形象 。
从本期开始,笔者将发布基于《穆天子传》的研究——《穆王西征新解新证》 。第一个部分是关于穆王西征即原书前四卷的译文和说明 。第二个部分是重点问题的详细论证 。第三个部分是历史、考古、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资料及分析 。
郭璞是注,不是著
序一
《穆天子传》出汲冢 。晋荀勖校定为六卷,有序言“其事虽不典,其文甚古,颇可观览” 。予考《书序》,称穆王享国百年,耄荒 。太史公记穆王宾西王母事,与诸传说所载多合 。则此书盖备记一时之详,不可厚诬也 。春秋之时,诸侯各有国史,多厖杂之言 。下逮战国,王迹熄而圣言湮,处士横议而异端起,人人家自为说,求其欲 。不厖,其可得乎?其书纪王与七萃之士,巡行天下,然则徒卫简而徵求寡矣!非有如秦汉之千骑万乘空国而出也 。王之自数其过,及七萃之规,未闻以为迕也 。登群玉山,命邢侯攻玉,而不受其牢,是先王恤民之法,未尝不行 。至遇雨雪,士皆使休,独王之八骏起腾以先待辄旬日,然后复发去,是非督令致期也 。其承成康熙洽之馀,百姓晏然,虽以徐偃王之力行仁义,不足以为倡而摇天下,以知非有暴行虐政 。而君子犹以王为获没於祗宫为深幸,足以见人心之危之如此也 。是岂可效哉!是岂可效哉!存其书者固可以览其古,徵其事者又安可不考其是非欤?南台都事海岱刘贞庭干旧藏是书,惧其无传,暇日稍加雠校讹舛,命金陵学官重刊,与博雅之士共之,谂予题其篇端云 。时至正十年,岁在庚寅,春二月二十七日壬子 。北岳王渐玄翰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