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如果说“正唱”还拖着相声孕育时期“百戏杂陈”的一条尾巴,那么“学唱”则是纳入相声笑的艺术轨道,由“正唱”蜕变而成的一种自觉的艺术手段了 。“学唱”的内容也是无所不包,但必须引人发噱 。为了发噱就要夸张,既要神似传真,又要稍稍歪曲 。清末以来,戏曲、说唱艺术勃兴,成为市民群众风靡一时的嗜好 。于是,学高腔、学梆子、学京戏、学评戏等等就成为相声学唱的中心 。有对一般戏曲唱腔和戏曲流派进行品评的“杂学唱”,如《戏剧杂谈》一类的节目有就“梨园掌故”而敷衍的剧场风波和演员轶事,如《八大改行》以及后来的《关公战秦琼》一类的节目 。还有以闹剧手法“拆唱”著名戏曲片段、带有一点戏剧性的,如《黄鹤楼》、《汾河湾》、《捉放曹》一类的节目 。它们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还有一定的讽刺锋芒 。比如《关公战秦琼》最初只有这样一个轮廓:
豫省洛阳城西四十里,某富翁八旬寿辰,由上海邀京戏两班,演员共六百余名,每日两餐糯白米数石 。迎寿之期,开戏名曰(亮箱)“跳加官”,毕 。演《大赐福》 。翁见各色行头一新,喜 。次演《双投唐》 。翁不解京戏,大怒,唤班主至,令速换一出,再不合意,当下逐客令 。班主恐另出再不满意,即请翁自选之 。翁又问曰:“汝班中有唱红脸的吗?”班主回答:“有 。”翁又问,“叫何名?”班主续答:“红脸的即是关公 。”翁令速演《关公战秦琼》 。班主恐翁怒,速至后台,商之某红净扮演关公,某武生扮秦琼,各带四下手(即龙套),临上场时,嘱打鼓老开“急急风”上 。四下手跑过场,红净走过场同下,武生率下手如之 。班主恐翁怒,急将二人推出场外,净哼生哈,打鼓老嘲之曰:“你瞧哼、哈二将!”遂打唱 。生净无法 。净唱:“你在唐朝我在汉!”生接唱:“咱俩打仗为哪般?”净唱:“教你打来你就打!”生唱:“我要不打谁管饭?”——(见老玄坛《笑海》)
这个“富翁”后来就加在被人揶揄一时的山东军阀韩复榘父亲的头上,故事情节也越发敷衍、讽刺锋芒也更为犀利了 。“唱”不再是游离于笑的艺术之外的单纯技艺,而是它反映生活、揭露矛盾、组织包袱的重要艺术手段了 。
总之,市民艺术的兴起为相声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相声在吸收它们时又经过了自己的消化、沉淀、筛选甚至改造 。于是,仅“唱”一项就有太平歌词、数来宝、双簧、戏曲、说唱等诸多门类,而“唱”的方法也有刻意求真的“学唱”和稍稍夸张的“歪唱”;叙述评论性的“杂学唱”和穿插情节的“小闹剧”等 。这样,说学逗唱逐渐汇集和相互渗透,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之后,终于在清末民初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民间的喜剧性曲艺品种 。
上面讲述的就是经过薛宝琨先生总结的相声的四门功课,薛宝琨先生是著名曲艺理论家,在中国曲艺理论研究领域声名显赫 。著有多部专著 。
笔者自小喜欢相声这门艺术,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不过在学校期间,也曾经自编自演了几年的校园相声,与一些老人们也曾共同探讨过有关相声的一些掌故 。老人们曾说:现代相声的起源于张三禄,是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的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 。在清代“百本张”钞本子弟书《随缘乐》一篇中有“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的字句,亦可见张三禄的相声艺术在相声发展早期已有重大影响 。被公认为“第一个说相声的人” 。据近世满族艺人玉小三曾回忆说:“张三禄说单口笑话(即单口相声)最有名望,‘活儿’非常出色,内容也净,也可以吸收妇女观众,当时十二文钱可买一斤面,他一天可以赚到二十五六吊钱 。可见当时群众是多么拥护他 。”
- 云和山的彼端升级点 云和山的彼端图文完美攻略
- 如何看待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
- 汽车出现mrnurl是什么意思 汽车仪表盘上的mrnurl是什么意思?
- 11年大众宝来的变速箱油多久换一次?
- 83年猪39岁后十年大运运程-1983年猪肖在未来的十年运势
- 14款速腾防侧滑的关闭方法是什么?
- 弯梁摩托车空气滤芯多久换一次 摩托车的空气滤芯多久换一次?
- 白羊座一旦绝情的表现
- 愿替你分担忧愁诗句 分担忧愁的唯美句子
- 白羊座死心的表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