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将至,俗语“小寒若在二三九,天寒地冻人乱吼”,会很冷吗?

“数九寒天”中的最寒冷的日子要到了 , 小寒节气不仅有“冷在三九”还是“腊八”都是寒冷的代名词!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 , 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 。
今年小寒交节时间是公历2022年1月5日 , 农历腊月初三17点13分54秒 , 太阳正好位于黄经285°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十二月节 , 月初寒尚小 , 故云 , 月半则大矣 。”的说法 , 意思是说小寒是一年当中最冷的半个月 。
在古代一年当中 , 民间是非常重视小寒节气的 , 有“小寒胜大寒”、“小寒大冷人马安”的说法 。如果 , 出现小寒的天气不如大寒冷 , 古人会认为有不好的预兆 , 老话说“三九开了河 , 农夫卖老婆” 。在民间也有“小寒大寒不下雪 , 小暑大暑田干裂”、“小寒大寒不冷 , 小暑大暑不热”等农谚 。总之 , 作为古代农耕社会来说 , 该冷就冷 , 还是能够有好年景的 。
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乡 , 二候鹊始巢 , 三候雉始鸲 。雁北乡好理解 , 北方气候回暖 , 阳气已动 , 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等到了二候鹊始巢的时候 , 鹊开始衔草筑巢了 , 准备孕育后代 。到了接近“四九”时候野鸡会感到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 也是雉鸟求偶的叫声 。在《逸周书·时训解》也有“雁不北向 , 民不怀主;鹊不始巢 , 国不宁;雉不始雊 , 国大水 。”的说法 。
在古代民间有在节气交节那天记录天气情况的习俗 。通过长时间的记录和经验总结 , 古代农民发现了一些规律 , 通过当天的天气变化来预测30天或者30倍数的天气情况 。比如 , 老话说 , “小寒雨蒙蒙 , 雨水惊蛰冻死秧” , “小寒不寒 , 清明泥潭” , “小寒暖 , 立春雪 , 小寒寒 , 惊蛰暖”等等 。你看老辈人是通过“小寒”这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立春和惊蛰节的天气情况 , 我们算一下 , 是不是30天的倍数!用多年总结出来农耕经验和天气预测来指导后面的农事工作 。
在民间“小寒”也是有很多风俗和禁忌 , 比如小寒这天南京有吃“菜饭”的习俗 , 还有的地方会熬膏方、吃羊肉汤、糯米饭、吃糖炒栗子、烤白薯等等 , 有“三九补一冬 , 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这一天还有很多禁忌的 , 忌长期紧闭门窗睡觉、忌穿着太过严实、忌长期在室内等等 。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 出自于汉代 , 用来指导农事工作的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 。正式的文字记载 , 出现在西汉初年(前179-前121)的《淮南子·天文训》中 。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又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来指导农事工作 。二十四节气的起点不是立春 , 据传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当时发明了“土圭测日影”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的“冬至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 , 被定为“岁首” , 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 是大吉之日 。2016年11月30日 , 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这是对老祖宗聪明才智最好的认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