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及白话译文 道德经全文翻译( 三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翻译】:
抓在手里冒尖儿流,自满自溢,不如罢了吧 。
千锤百炼的锋芒,也长不了的 。
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
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
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 。
【老子·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翻译】:
谁能使灵魂与真道合一,毫无离隙呢?
谁能使血气变得柔顺,像婴儿一样呢?
谁能洗净内心的杂念,透亮如明镜呢?
爱民掌权,谁能舍己顺道、无为而治呢?
运用心智,谁能因应天意、如雌随雄呢?
明白通达,谁能超越人智、摆脱知识呢?
那创造并养育这个世界的,他创造养育并不强行占有,他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其能,他是万 物之主而不任意宰制 。这真是深不可测的恩德啊!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翻译】: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轴穿过的圆木上,圆木有空的地方,才对车有用处(可行走) 。
揉合黏土制成器皿,上面有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用处(能容纳) 。
为房屋安窗户,窗户有空的地方,才对房屋有用处(取光亮) 。
有形者对人们有利益,是由于无形者的功用啊 。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翻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口味败 坏,驰骋打猎令人心意狂荡,珍奇财宝令人行为不轨 。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给他们内在的充实,不是给他们外在的愉悦 。据此而取舍 。
【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翻译】:
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
为什么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呢?宠是来自上面的,得到时吃惊,失去时也吃惊,所 以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 。
为什么说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呢?我有大祸患之忧虑,是因为我有肉身性命要保全;及至我把肉身性命置之度外,我还有什么祸患可忧虑呢?
所以,舍弃肉身性命去为天下的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舍弃肉身性命去爱天下的人,堪得普天下的信靠 。
【老子·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1],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
【注释】:
[1]释德清注:”致诘,犹言思议” 。又马王堆甲乙本「致诘」作「致计」,均有深究之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