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有名的诗词分享 白居易诗集大全

人物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又先后任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晚年官至太子少傅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74岁,葬于香山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不露雕琢痕迹,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钱塘湖春行》今天复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原文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
这首诗的大意:从西湖孤山寺的北面,来到贾公亭的西面 。远远望去,湖面春水荡漾,刚好与堤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婉转啼鸣,争相飞往朝阳的树木 。谁家新来的燕子,忙忙碌碌,飞来飞去,衔着春泥在筑巢 。西湖的四周岸边,生长着纷繁开放的春花,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 。浅浅的春草,此时还未长高,刚刚才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游览不够 。尤其喜爱,那绿色杨柳树荫下的白沙堤 。
白居易曾经在杭州担任刺史,也就是相当于杭州市的市长,是杭州的父母官 。白居易在杭州为官,自然要去西湖游览 。在一个春天,白居易来到了西湖游玩 。当时天气很好,晴空万里,碧波荡漾 。游人很多, 白居易的心情舒畅 。白居易开心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西湖东边的白沙堤上 。白居易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游览西湖之后,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钱塘湖春行》,给人们留下了精美的诗篇 。
白居易的这首《钱塘江春行》,是一首写景诗,它的妙处在于即景寓情,语言通俗,清新自然,用白描的手法,将精心挑选的几组镜头囊括在诗中,写出了柔和怡然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带给人们饱满的感受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西湖美景的赞歌 。美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白居易的这首《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其实,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 。我们往往都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向往之情,可是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 。这是因为我们不能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眼光去游山玩水 。正是因为白居易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才能在无数的西湖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其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进而,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2021年4月8号
《问刘十九》今天复习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原文如下: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的大意是:酒是新酿造的米酒,酒面上还浮着细密的泡沫,色微绿,细如蚁 。用红泥制成的小小火炉,炉火正旺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眼看就要下雪了 。下雪天,是最适合喝酒的日子,能否光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