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上,越是精于算计的人,其悟性越低 。一、《庄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凡是嗜欲过胜的人,他的天赋灵机必然浅薄 。
庄子在说这一句话的时候,介绍了一个“真人”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是世俗之人所缺失的智慧,而这个智慧正是填补世俗空虚,纠正世人愚昧的真正觉知 。
所谓“真人”,就是不用人心损伤天道,不用人为去帮助自然,通俗来说,就是不用自己的机巧之心去主导外物的发展 。
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初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安静的、柔和的,就好像《道德经》之中说:“常得不离,复归于婴儿”,这是一种完全纯粹天然的状态 。
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在状态发生改变之后,好恶之情也产生了,我们也由此形成了世俗的认知标准,有了享受物质的能力,更生出了争夺物质的机巧之心 。
而这个时候也产生了一个极其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只是形成了认知外部世界以及衡量外物的感知,但是却缺乏了主导外物变化的能力 。
因为我们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类,面对着宇宙自然的变化和自己人生得失际遇等等完全束手无策,所以一旦人生际遇满足不了自身期待的时候,就会出现失落、沮丧,以及痛苦的负面情绪,这便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
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会因此损伤了淳朴的天性,还会错过人生真正大的作为,因为所有的大作为都需要以大智慧与好的德行支撑,而这两者都是精于算计者所缺乏的东西 。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天很公平,他不会把写作的灵感和对于一件事情执着于名利的追求,同时给予一个人 。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印证了世间智慧的一个道理 。
在这世间,任何一个执着于名利得失的人,都会缺少对于智慧的悟性,因为他们总在执着于当下,无法将眼光看得更加长远,所以总是计较当下的得失,这算作小聪明,但永远算不上大智慧 。
一个过分执着于世俗的人,永远不可能有高于世俗的灵感和悟性 。
二、人生小的成就需要靠小聪明夺取,而大的作为则需要用智慧来成就,因为智慧存在的状态就是顺应天道的最佳策略 。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就是对这个道理最好的印证,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从古至今,一个内心险恶精于算计的小人,只能在名利方面稍微占一点便宜,但是在与天赋创作有关的领域内却不能取得大成就,比如说文学方面 。
而反之,能够在此类领域有所成就的,都是一些憨厚朴实,内心直率之人所能造就的成果,正因为他们没有将心思过多的放在计较名利之上,机巧之心能稍微淡泊,保全了淳朴的心性 。
而这一心性正是适应天道的法则,更是胜于世俗的觉悟智慧,所以他们更容易取得大的成就 。
就像苏轼的人生一样,苏轼作为一个文学家、诗人,在他一生的仕途生涯之中,因为党派纷争受尽多少苦难,在朝廷党派纷争之间,苏轼本身并无直接过错,但是他却成了党派相争的牺牲品,被贬到许多地方,一生颠沛流离 。
这一切虽无直接的过错,但是与他的性格却有一些关系,那就是苏轼的性格过于直率,不懂得以收敛自持,缺乏了脸厚心黑的圆滑世故的态度,才让他成为党派之争的“眼中钉” 。
这一切是因为不善于算计而带来的结果,但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却是历史上少有人能比的,一生留下的诗词感动了多少代人,而他也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 墨梅全诗翻译 墨梅王冕古诗译文
-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意简短 饮湖上初晴雨后古诗译文
- 揠苗助长翻译及注释 揠苗助长小古文的翻译
- 小窗幽记集醒篇翻译 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赏析
- 高祖本纪原文及注释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
- 古诗春日翻译译文 春日翻译及赏析
- 春日登楼怀归的译文 春日登楼怀归翻译及赏析
-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注释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翻译
- 小儿垂钓译文及注释 小儿垂钓古诗解释意思
- 谏太宗十思疏详细注释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原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