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过秋,还需要“贴秋膘”吗?( 二 )


立过秋,还需要“贴秋膘”吗?

文章插图
虽然贴秋膘的习惯已被大多数人摒弃,秋季进补这一理念依然被很多人推崇 。那么,为什么秋季要补?补什么?怎么补?其实都有规律可循 。
1.补水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于康认为,秋季首先应该补的其实是水 。
进入秋季后,环境中的湿度降低,天干物燥,早晚温差大,人体水分的消耗量,特别是隐性水分的消耗量增加 。因此平时要注意多饮水,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在内,每日摄入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 。
2.补维生素和矿物质
除了补水,我们还需要在秋季多多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类蔬菜水果中,于康建议:“在秋季,每日应摄入蔬菜(生重)500克及水果(生重)400克左右 。”虽然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人体中的比例不是很大,但它们却是调节身体气血运行的关键物质,一旦缺乏致脾胃升降功能紊乱,血脉凝滞,痰瘀集聚,会导致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 。
立过秋,还需要“贴秋膘”吗?

文章插图

3.补蛋白
古时人们贴秋膘时选择吃肉,其实也是为了补充蛋白质,供给营养以满足身体的需求,但一不留神把脂肪也补了进来 。现代社会,我们依然要补充蛋白质,但是要选择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每天吃豆类(豆腐及其制品)应达到100克左右 。如果“肉食动物们”实在嘴馋,那么鱼虾类是首选项,其次为去皮的禽类,最后才是红肉类 。
立过秋,还需要“贴秋膘”吗?

文章插图
另外,秋季天气干燥,容易产生“秋燥”的症状,因此肥腻的肉类、油炸食品不宜多吃,以免引起“上火”和消化不良,烧烤一族也要适当控制一下自己啦 。
立过秋,还需要“贴秋膘”吗?

文章插图
传统的养生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许多“养生秘籍”都和节气、季节紧密相关,比如说春季要多吃韭菜以增加体内的阳气、夏季应多喝牛奶滋阴去火、秋季应多食甘润果蔬缓解秋燥、冬季应多食羊肉以藏热量等等 。但不论是物质水平还是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都有着千差万别,许多养生的方法也许在古时是适用的,但到了现代社会,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甚至有可能在效果上南辕北辙 。以“贴秋膘”为例,古时人们物质匮乏,肉类、脂肪等在平日生活中的摄入量少,加之农田劳作消耗量大,许多人的BMI值很可能是低于正常值的,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秋季食用肉类、碳水化合物等食材是为了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使身体更健康,无可厚非 。而当今社会,三高、肥胖等健康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不仅没有营养不良,甚至很多人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这类人群就没有“补”的必要了,“膘”已然超标,还谈何“贴秋膘”呢?补的不应该是“膘”,而是运动 。
因此,不论是贴秋膘或是其他的养生方法,都需要根据自己实际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来判断其适用性,不盲从不跟风 。只要我们的日常膳食合理搭配,运动方式积极健康,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养生了,不是吗?
贴秋膘本来就是立秋之后一段时间内的事 。
不过,不是开玩笑,有些人去年甚至可能前年贴的秋膘,现在还老老实实在身上呢 。
立过秋,还需要“贴秋膘”吗?

文章插图
立秋之后,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 。但是从医学角度来讲,贴秋膘并非是要吃肉、吃油腻的东西等等,只要适当增加摄食量,就是贴了秋膘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