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代白茶在茶行业 , 对现代白茶的发源地暂无明确定论 , 认同度较高的说法是发源于福建建阳 , 创制于清代乾隆时期(约公元1772-1782年间) , 当时所制白茶以当地菜茶的嫩芽叶为原料 , 相当于今日的“贡眉” 。
而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茶农用菜茶的壮芽首制出“银针白毫” 。政和县在1889年开始选用政和大白茶壮芽为原料制作银针 。以上可以看作现代白茶发展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 。
在历史上 , 自1891年开始 , 白茶一直作为“外销茶”而存在 , 在国内的普及度反而不高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 , 白茶主销仍为我国香港地区、东南亚地区、日本以及欧盟地区 , 以白牡丹、贡眉为主产品 , 少量银针及新工艺白茶 。一直到2007年前后 , 白茶才以“工艺简单、健康养生”等特点逐渐受到国内茶客的追捧 , 并由此进入了国内白茶市场的高速发展期 。

文章插图
福建白茶近代发展史(网图侵删)
4、国家标准及定义在现行的白茶国家标准GB/T 22291-2017中 , 对白茶的定义是: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innaeus.) O.Kuntze的芽、叶、嫩茎为原料 , 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 。并规定:白茶根据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 , 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种产品 。

文章插图
国家标准GB/T 22291-2017 白茶 文件截图
看起来字挺多 , 其实简单总结一下 , 从外形上看就是:
白毫银针:单芽制作
白牡丹: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制作
贡眉&寿眉:一芽三四叶制作(树种不同)
此外就是树种、采摘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 。
二、树种如果只从制作工艺上看 , 其实适制白茶的茶树种类有很多 。但要制作传统意义上的高品质白茶 , 则要求选用茸毛多、白毫显露、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含量较高的茶树树种 , 这样的茶树制出的茶叶才能外表满披白毫 , 茶汤毫香突出、滋味鲜爽 。
最早的现代白茶是采摘菜茶鲜叶制作 , 之后逐渐扩展到水仙、福鼎大白、政和大白、福鼎大毫、福安大白、以及福云6号等茶树品种来制作 , 而在云南 , 则有景谷大白茶等树种作为云南白茶的传统原料 。下面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
1、 菜茶 。在白茶产区也称为“小茶”或“土茶” , 是指用种子繁殖的有性群体种茶树 , 为灌木形态 , 栽培历史约有1000余年 。因当地老百姓习惯将其“像种菜一样”种在房前屋后 , 故被称作“菜茶” 。由于长期用种子繁殖 , 加上自然变异的结果 , 因而性状混杂 。菜茶的茶芽较为瘦弱 , 一般用来制作贡眉或寿眉 , 少部分用来制作白牡丹 , 但不适宜制作银针 。菜茶制成的白茶芽毫较少 , 毫香较弱 , 但甜爽度高 , 回甘明显 。
2、福鼎大白茶(华茶一号)和福鼎大毫(华茶二号) 。是目前制作白茶最主要的两个树种 , 都原产于福鼎市 , 为无性系小乔木型 。因品质优异 , 20世纪60、70年代后 , 在福建、浙江、湖南、贵州、四川、江西、广西、湖北、安徽和江苏等省份大面积推广栽培 , 如今在所有白茶产区均有种植 。两者相比较 , 在外形方面 , 福鼎大毫的芽头更加肥壮 , 茸毫更显 , 亩产量更高;在口感方面 , 福鼎大白内含物质的比例更优 , 鲜爽度(氨基酸含量)更高 , 涩度(茶多酚含量)更低 。但两者整体品质相差不大 , 主要区别在于福鼎大毫的亩产量更高 , 所以茶农普遍更喜欢种植福鼎大毫 。
- 日本豆腐可以放冷冻还是冷藏
- 中国最贵的茶叶排名价格 中国最贵的茶叶排名
- 老舍散文赏析 老舍散文精选
- 固态硬盘笔记本怎么安装
- psp历代版本 psp版本6.61
- 适合夫妻拍的短视频剧本有哪些?有推荐吗?
- 蓝色能抑制“贪吃欲” 风靡日本的另类减肥法
- 神农本草经原文阅读 神农本草经原文解释
- 去录制快乐大本营
- 转学籍需要户口本原件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