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明军的纵火最多是个战术手段,达不到战略手段的维度 。最多也就是把长城以北的部分草原烧光了,让南下的蒙古大军没有在边境放牧取食的条件 。可是蒙古大军还是可以凭借高超的机动能力,快速越过烧得“乌漆嘛黑”的草原,一路咒骂明军一路突破长城,进入中原劫掠 。一旦进入长城,取食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历史冷知识#
谁说没烧过,明朝的时候三天两头在北方草原上放火,想要借此对付蒙古,可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并没有成为极其有效的手段,北方仍旧边患不断 。
在古代的时候,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族群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因为他们时常南下进攻劫掠,而中原又长期处于劣势,难以将其彻底根除,疲于应付实在很头大 。
唐朝时期,北方分布着大量的游牧族群,除了突厥,还有靺鞨、契丹、室韦等等 。
这些部族时而归顺,时而叛逆,所以唐朝并不放心,在北方设置了大量边镇防备着 。
唐中后期,北方的契丹常有叛乱,唐朝出兵进攻,就曾用过烧草原的办法 。
在《旧唐书》之中记载,唐朝的刘仁恭镇守幽州一带的时候,曾出兵进攻契丹,他在秋天草原缺水植被枯黄的时候,一把大火烧尽,弄得契丹战马多被饿死,无奈之下向刘仁恭求和 。
除了唐朝,另外一个将烧草原对付边患用到极致的就是明朝,元朝结束之后,北元分成了鞑靼与瓦剌两大部分,之后鞑靼消失,瓦剌独大,甚至还在土木堡之变中抓走明英宗 。
整个明朝,蒙古一会子称臣,一会子又搞事情,从来都没消停过 。
那时候草原上的蒙古诸部,有些靠近明朝的已变成了驻牧,他们并不会到处迁徙,但也有一部分仍旧在游牧状态 。
每当秋天战马肥壮的时候,明朝就比较害怕,因为北方就容易这个时候南下骚扰 。
因此在明朝时期,为了对付北方边患,采取“烧荒”策略,也就是放火烧草原,连带着边地的树林也全都清除,甚至于还在各地的水源与草地之中投毒 。
北方的边患长久不能消停,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骑兵相对于中原的步兵,存在着非常大的优势,而战马就是其中最大的差别之一 。
中原的自然环境,很难饲养出好的战马,而马匹也是古代互市贸易的重头戏 。
马毕竟是动物,需要吃草料,古代的中原王朝在草原上到处放火,直接把他们的马饲料都给烧掉了,不仅如此,他们的牛羊也失去了足够的口粮 。
现在的北方草原会提前打草储藏,可古时候并没有很先进的技术,储藏的草料很有限,因此中原王朝一旦放火,游牧族群通常都是抵挡不住的,很快就会陷入慌乱之中 。
最早使用火攻的办法对付北方游牧族群的记载,出现于汉朝时期,直到明朝都存在着,可历经上千年的岁月,北方的这个大麻烦始终都存在,并没有彻底解决掉过 。
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烧草原只不过是短暂之计 。
用火攻对付草原上的人,还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将他们逼入绝境,很可能弄巧成拙,没有了过冬生存的依靠,他们更可能直接南下劫掠 。
草原上的部族,也如同野草一般,这个没了那个又出现,匈奴没了突厥出来,突厥没了回鹘又来,总是没完没了,而中原的办法也只能是分化与制衡,跟烧草原一样不能长久 。
在明朝以前,火攻是中原王朝对付北方边患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往往没有明显的作用,只不过有时候火烧得厉害些,能够让那些部族短暂臣服而已 。
去过草原的人都知道,北方的草原很多地方,都是荒漠草原,植被都是断断续续的 。
- 第27号台风桃芝生成,为什么11月份还有台风活跃呢?
- 为什么我们买到的腰果一般都是没有壳
- 为什么高考成绩一般是在晚上发布?
- 手机微信语音为什么没有声音 打电话有声音微信语音没声音怎么回事
- 卫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 人类为什么繁育后代
- 欧洲人口最少的国家是哪一个?为什么人口少?
- 淘宝越补越找不到了怎么办?是为什么?
- 女性每月来的月经为什么被叫做大姨妈?大姨妈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为什么安排孙颖莎担任第一单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