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草原很大,敌人很多 。草原太大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 。这是中原王朝对付草原民族最大的难题,找不到敌人中枢所在,无法发起致命一击,而中原王朝的军队又不能长期居留在草原上,等中原军队一走,草原民族卷土重来 。因此与中原王朝形成拉锯战 。
3.季风因素 。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中国明显的季风气候,冬季亚欧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 。
季风风向
春夏之际,草木茂盛,水分充足,不易起火,秋冬季节,风向朝南,这时候放火是烧敌人还是烧自己,得打个问号 。所以,真正能够实现放火烧草原的时间窗口是并不长的 。
火烧草原这一招,很古老,从战术上说很管用,从战略上说又没啥用,就看统治者怎么使用了 。
在大明王朝时期,火烧草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战术手段,而是包括烧荒、投毒、伐木清林、开市、传箭、驱虏抚夷(驱赶蒙古、安抚女真)在内、在一套北方边塞地区的战略规划,兼有武装威慑和外交怀柔双重意义、一年一度的大型军事战略行动、年度大型军事演习,可谓是把这一招玩的了极致 。
据《明史》记载,这一政策开始于明成祖时期 。
我朝太宗皇帝,建都北京,镇压北虏,乘冬遣将出塞,烧荒哨瞭 。
每于冬初,命将率兵出塞烧草,名曰‘烧荒’,盖防虏南向,且耀兵也 。
明成祖朱棣
我是 三道历史,与你一起 阅读历史,评说中外!欢迎关~注~支~持~
感谢阅读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
"汉家御虏无奇策,岁岁烧荒出塞北 。”历代中原王朝跟草原民族之间都是争锋冲突不断,除了政权体系不同,主要是意识形态上过于相左,导致即使大军横扫草原,让其俯首称臣,也难以归化和驾驭这些部落 。
——中原王朝因地理和气候所致,一直是农耕为主,经商做工为辅,草原民族则游牧四方,哪里水草丰茂,就可以扎根繁衍出一个强悍的部落 。
前者的优势是稳定,开荒种植农作物季季收成,可供持续发展,生命力十分绵长 。后者的优势则是灵活,几队骑兵追兔逐鹿练就一身好功夫,打得过就抢夺财物发一笔横财,不敌也能极快时间脱离战斗,令中原边境驻军防不胜防 。
那么优势的反面就是劣势,土生土长的中原民族一般擅于防守,进攻能力不足,毕竟长途跋涉的远征大草原,粮草的运输就是项大问题 。
并且步兵的作战能力要远强于骑兵,常听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和“力拔山兮气盖世”,都是形容此人单打独斗的本事是强项,可一到马背上,那就是游牧民族的主场环节,中原王朝顿时败下阵来 。
可安逸宁静的生存环境有助于智慧的发芽生长,中原人要比游牧民族的直肠子灵活许多,早在秦朝时就想到以草原部落的软肋来遏制他们的方式,那就是烧掉其赖以生存的草,狠辣一些再给关键水域投毒,游牧民族的牛羊马匹就得死伤一大片 。
骑兵的刚需就是健壮的战马,若马吃不饱又喝不好,一个个都瘦弱且病歪歪的,那人再好的骑射功夫,也只能干瞪眼 。
所以“烧荒”作为中原王朝的制胜法宝,哪怕改朝换代了依然流传千百年,如北魏时期的草原敌人是柔然,便是源自鲜卑部落的一个分支 。
因此时的中原处在南北朝纷争动荡的大乱世,大家伙都紧盯着近邻互相攻伐,谁都顾不上远在草原的柔然,所以他们的游牧地盘扩张的很厉害——甚至今蒙古国全境、俄罗斯联邦的贝加尔湖地区和阿尔泰山西麓与额尔吉纳河都曾是柔然的后花园 。
- 第27号台风桃芝生成,为什么11月份还有台风活跃呢?
- 为什么我们买到的腰果一般都是没有壳
- 为什么高考成绩一般是在晚上发布?
- 手机微信语音为什么没有声音 打电话有声音微信语音没声音怎么回事
- 卫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 人类为什么繁育后代
- 欧洲人口最少的国家是哪一个?为什么人口少?
- 淘宝越补越找不到了怎么办?是为什么?
- 女性每月来的月经为什么被叫做大姨妈?大姨妈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为什么安排孙颖莎担任第一单打?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