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平仄格律有几种?要注意什么?( 二 )


上、下联平仄要相协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 。编对联时,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读时琅琅上口,使人易有动听之感 。例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
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 。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准,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对联也可如此 。例如:
窗含一一西岭一一千秋一一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一一东吴一一万里一一船
(仄)(平)(仄) (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由于是双音步,第一字可不细究 。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对联中要求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上、下联的内容要互相合作,发生联系,才能很好地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是一幅名联,上联写景,下联言志 。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知道国事不妙、志士多忧的情状,强调要努力学习、关心国事的高尚情操 。这幅对联如果只在字面上下功夫,上、下联内容不能发生有机联系,不管怎样,也不会成为好联 。
【对联的平仄格律有几种?要注意什么?】对联,是人们生活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给人们的实践以必要的启发和指导,所以,它不只是门上贴的、眼睛看的、嘴上说的,它能让人们在生产、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把它表现的思想变成实际行动,发挥积极的作用 。
但是,单凭一个问答是不可能把对联的知识讲清楚的,愿和有志于此的平台师友共同学习、提高 。
感谢诚邀!
1、平仄对应,即平对仄,仄对平 。
2、现代,通常按照汉语拼音把一二声定为平声,三四声定为仄声 。
3、常规是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但头条悟空回答经常搞反 。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尤其是第一个字可以不计平仄,讲究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 。
5、四言,往往是“二/二”分配平仄 。
6、五言,往往是“二/二/一”分配平仄 。
7、六言,往往是“二/二/二”分配平仄 。
8、七言,多数是“二/二/二/一”分配平仄 。
9、出现单字,就单独占一个音节,可以计平仄,也可以不计平仄 。
10、不能拆分的三个字以上的词语,以最后一个字的音节计平仄 。
11、仄收句避免最后三个字三仄,平收句避免最后三个字三平 。
12、平仄声对应字词的词性务必统一 。

对联的平仄格律有几种?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以上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
我是画大卫,可以关注我 。谢谢
对联不叫平仄,也与平仄关系不大,并不是外行人说外行话 。对联首先要意对,字对,词语对,词性吻合,方为对仗 。平仄是讲究有平对平行,仄对仄行,平仄、仄平互行,千变万化,又岂能拘泥于一种,仅韵味协调一种选择与偏向,而事实真象是对联与平仄关系不大,意义也很小
对联以意境对仗为最佳,符合平仄更妙,有如锦上添花,一味要求平仄韵律,枯燥无味,适得其反 。
我以为五字以下的其实算不上对联,只是对应句,七字以上才算得上对联 。
对联一般为,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字联、十一字联、十二字联、十三字联一直到后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