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对联为诗中诗,所以这种文学式样具备诗的一切点 。不过由于对联的随意性,(春之联,喜联,庆节,庆祝联,戏对…),较诗有很大的宽范 。对联(一)上下平仄相对,(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三)按七言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此交替进行,(四)禁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
对联大体就这几种,但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完整意境,平仄可以不顾 。
对联的平仄格律有几种?
对联形式多样且灵活多变,从一字联到百字联,不一而足 。但只要遵循平仄“替、对”基本规则,怎么来都是可以的,所以说有多少种是很不恰当的 。
一、替
无论你的上联多长,有多少字,采取什么句式,都可自由确定,但必须保证平平仄仄两两交替而行;象骏马盛装舞步行走一样,节奏铿锵,富有韵味,即所谓“马蹄韵” 。
二、对
上联字数、句式、平仄格式既已确定,下联字数、句式就必须完全相同,同时平仄格式又要完全相反,即为“对” 。一三五可以不论,二四六必须分明;即一三五单数处可以保持相对的自由度,二四六偶数处必须保证节点不乱,当平需平,当仄必仄 。
需要注意的是,对联越短,平仄要求越严;对超长对联,前段要求必须严格,到后面可以适当放宽,下联后半部只要保证句式相同,稍许出出律,也无不可 。
对于一些趣味联,如怼意联、拆字联、合字联等,重在趣味,平仄格律次之,不符格律也无伤大雅,就不用那么死板苛求了 。
玩对联需要规则,就象打牌下棋,打蓝球踢足球也必须有规则一样,不然乱哄哄一锅粥,大家怎么玩下去呢?

文章插图
对联,历史悠久,有统一的要求,固定的格式 。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 。
一、平仄和格律
对联如果是五字和七字那就与五言、七言律诗中的颔联(三、四句)或腹联(五、六句)完全相同(限于篇幅不可能讲清五言、七言律诗颔联与腹联的平仄变化,可对照律诗学习、运用) 。其它对联比律诗的字句更自由,它可以是四言、六言、八言、九言,乃至十言以上 。它的主要要求是既要“”对”又要“联” 。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联的内容要互相映照,紧密联系 。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朋、简练,才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表明一件事物,阐明一个道理 。
二、注意的问题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由于汉民族语言是以单音为主,文字更是一个个独立的方块汉字,很容易写成整齐的句子,因此,要求在同一幅联中,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能起到整齐美观的作用 。如:
万里东风抒壮志
百年美梦入长征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是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 。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组成的词组 。上联的词组是几个字,下联的词组也必须是几个字 。如:
遍地一一都藏一一金银一一宝
神州一一尽出一一勤劳一一人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相对对联的上、下联除词组结构相同,还必须词性一样 。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 。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
- 激励人上进的古诗词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事例
- 关于月亮表达思念的诗句 望月有感古诗原文
- 诗中含有雨的诗句 有关雨的诗句及情感
- 短歌行原文赏析 曹操短歌行的写作背景
- 诗中带有月的古诗 风光不与四时同全诗意思
- 详解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 黄鹤楼的古诗词有哪些
- 罗晋主演的电视剧
- 蓝胖子名言
- 生门的演员
- 好听的微信号名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