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营养价值这么高,为什么没成为人工种植蔬菜的一种?( 三 )


有些野菜虽然小剂量食用对人体影响不大,但不能当做蔬菜长期食用,否则会导致人体健康受损 。由于这种野菜的食用量较小,所以市场也较小,培养价值也不高 。
有些野菜虽然在农村非常常见,但一旦脱离当地,就无法生长,所以该植物也不能当做蔬菜 。
事实上,各个地方都有当地的蔬菜和野菜,甚至一些地方的野菜是其他地方的蔬菜,比如:牛蒡在我国是蔬菜,但在欧美国家是野菜 。
折耳根虽然已经有人工栽培,但生长方式仍旧是野生状态 。所以野菜和蔬菜的分界线,并不是那么的明确 。
虽然野菜已经成为了人们改善口味的食材之一,但在食用野菜时要格外注意 。
首先要学会辨认野菜,有些野生植物和野菜很像,但它们却有毒,一旦误食有可能导致腹泻、呕吐,甚至危及生命 。
其次,要在环境干净的地方采摘野菜,不要在垃圾沟、道路旁、臭水沟等地方采集野菜 。也不要在有严重化学污染的工厂周围采集,而是尽量选择水质干净,土壤无污染的地方 。
再者,采集野菜时,要确认周围没有人施过农药,否则有可能导致农药中毒 。
最后要注意的是,野菜其实就是一种菜而已,没有什么治病功能,营养价值也没有比蔬菜高到哪里去,反而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所以不要大量食用野菜,更不要抱着治病的目的食用野菜 。
野菜之所以没有被驯化成蔬菜,其实是因为野菜的经济效益较差,而人类能用于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会首先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植被 。
野菜虽然口感较好,但是野菜的生长环境不可控,而且野菜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的含量较高,所以最好不要长时间或者大量食用野菜 。
其实如今的市面上不是没有人工种植的野菜,只不过种植规模比起普通的蔬菜要小上很多,不太惹人注意罢了 。比如现在人工种植最多的野菜就有婆婆丁、香椿、折耳根等等,毕竟这几类野菜的需求比较大,单靠春天的时候自然生长,显然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

野菜营养价值这么高,为什么没成为人工种植蔬菜的一种?

文章插图
1、野菜的消费群体数量较少,只是城里人 。首先对于农村人来说,野菜不是什么稀罕的玩意,每到不同的季节,都有应季的野菜可以吃,不会觉得新鲜 。而且比起普通的蔬菜来说,市场上卖的野菜的价格要相对高一些,农村人也不愿意花这个钱去买田间地头就有的东西 。
野菜营养价值这么高,为什么没成为人工种植蔬菜的一种?

文章插图
2、对于城里人来说,吃野菜吃的是新鲜、健康,但是如果一旦野菜人工种植的话,那么就失去了这些特点 。种植的多了,新鲜感就没有了 。而且种植户为了产量,自然会施肥、打药,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也荡然无存,这样的野菜和普通蔬菜没什么区别,价格还贵,谁还愿意买它 。
野菜营养价值这么高,为什么没成为人工种植蔬菜的一种?

文章插图
3、种植技术是一大难 。就算有些人找到了销路,不愁卖,但是种植技术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几年才掀起了吃野菜的风潮,所以自然没有人有种植野菜的丰富经验和优良技术,想要高产、优质只能是自己摸索,一不小心就会赔本 。
骏景——殷
说到野菜的营养价值,可能我们本就存在一个误区 。水稻、玉米、小麦、土豆等粮食作物,白菜、萝卜、辣椒、南瓜、冬瓜、苦瓜等难道不比野菜更营养,更能长期食用?所以,光只强调野菜的营养价值高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常吃的蔬菜真说起来,是比大部分野菜的营养更平衡,更适合我们食用 。不然,也就不会被人们经过几千年上万年的培育,成了如今人们最常吃的食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