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地说,巴黎奥运会时36岁的马龙无论有无能力都不可能参加奥运会 。
从参加世乒赛和世界杯总决赛的人员安排可以看出,国乒无论是男队还是女队,都从巴黎奥运周期考虑来布局,女队已经顺利实现新老交替,男队正在进行新老交替 。新的一代主力核心已经初露端倪,那就是樊振东、梁靖崑和王楚钦 。其他选手还有待发现、培养和锻炼 。
正是基于国乒的长远发展考虑,管理层才痛下决心,适时进行新老交替 。当然不可否认马龙现在的实力还比较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实力会逐年下降,到巴黎奥运会时他的实力如何,现在谁也说不好,所以还是应该从大局出发,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为好
。
【到2024年36岁的马龙还有实力参加巴黎奥运会吗?】近日国乒男队球员马龙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会坚持下去,目标就是参加2025年大湾区全运会,马龙说中国乒乓球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中国香港球迷和媒体的热情支持,自己希望能够坚持到2025年,届时自己可以参加大湾区全运会,这意味着马龙目前并没有退役的打算,他要继续坚持下去,马龙的表态再次得到了球迷们的讨论,对于他是否有机会参加巴黎奥运会的讨论又渐渐多了起来 。本以为没有参加休斯顿世乒赛和世界杯总决赛的马龙会逐渐淡出国家队,目前来看马龙并没有退役的打算,这样的话,从理论上说马龙是有机会参加巴黎奥运会,就看参加团体和单打比赛的概率大不大而已 。
东京奥运会战胜樊振东之后,马龙完成了“双圈大满贯”,是男乒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两圈大满贯的球员,考虑到马龙最近两年遭受到了伤病困扰,能够在33岁高龄时蝉联奥运会冠军是非常不容易的,马龙在东京奥运会上成功卫冕创造了很多记录,他是第一个成功卫冕男单奥运会冠军的球员,也是第一个实现两圈大满贯的乒乓球男选手,另外他还超越王楠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运动员 。那马龙参加巴黎奥运会奥运会的可能性到底大不大呢,三年之后他是否还有实力参加巴黎奥运会等等都是球迷们关心的热点 。其实马龙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出言慎重,他接受采访时只表示自己希望参加大湾区全运会,并没有说他希望参加巴黎奥运会,作为在国家队待了近20年的马龙,他比谁都清楚国乒内部竞争之激烈,是否参加巴黎奥运会并不完全取决于他自己,毕竟国乒人才济济,而奥运会名额又非常有限,刘国梁需要综合起来考虑各种问题 。
首先从硬实力来说,33岁的马龙目前还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竞技水平,这一点从奥运会战胜樊振东也可以看出来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马龙距离自己的巅峰还是有差距的,而且状态逐渐下滑也是不可逆的趋势,最近两年马龙输球的场次并不少,林昀儒、张本智和等人都有战胜马龙的经历,东京奥运会男单半决赛,马龙与奥恰洛夫的对决也只是险胜而已,马龙赢在经验更加老道 。三年之后马龙都已经36岁了,他的竞技状态会保持得如何谁也不敢保证,国乒把“宝”押在马龙身上显然是不明智的 。老将不仅状态无法保证,身体健康也无法保证,最近两年,马龙的身体也一直在与伤病作斗争,马龙能再次拿到奥运会冠军与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进行也有很大关系,去年上半年,马龙的身体并没有完全恢复,若是东京奥运会不延期进行,马龙拿到奥运会冠军难度非常大 。从竞技状态来看,马龙能否参加巴黎奥运会还是一个未知数,在实力不占优的情况下,国乒肯定会考虑年轻球员,给年轻球员机会 。
从新老交替来看,虽然马龙这几年一直在支撑国乒男队,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话,马龙也是年轻球员成长的“绊脚石”,不可否认的是因为马龙的存在,国乒男队年轻球员缺少锻炼机会,这几年日本、韩国、中国台北等其他协会的年轻队员成长速度很快,而国乒男队则是出现了停滞 。国乒男队并不是缺乏优秀人才,而是优秀人才缺乏国际大赛的锻炼舞台,王楚钦、梁靖崑等人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并不差,他们需要更多的锻炼 。如果马龙继续参加巴黎奥运会,那么未来两三年,马龙依旧是国乒男队主力球员之一,其他年轻球员的成长空间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 。2024年马龙都已经36岁了,而目前男队世界第一樊振东也已经27岁了,两人若是在巴黎奥运会之后同时选择退役,那么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周期,国乒男队将会面临着巨大挑战,国乒男队新老交替必须在这个奥运会周期就开始有条不紊的推进 。
- 工作中经常会提到提高工作效率,这工作效率指哪些方面?如何提高?
- 手机号借钱马上到账微信低额度 手机号借钱马上到账微信
- 佛教中的虚空藏菩萨,到底是谁
- 民间传说里的“太岁”到底是什么物种?你是否亲身见过太岁?
- 老公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但经常出差基本不在家,到底要不要辞职换份工作?
- 电水壶除垢
- 做梦梦到拿着好多布给掉了
- 屋内风水布局忌讳
- 可否把你看到的或听到的有趣的或者有名的对联晒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 如果把泰拳运用到街头实战会怎样?能打得过散打和桑搏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