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医圣张仲景著《伤寒论》中收载的桂枝汤,成为中医解表剂之千古名方,也是后世学习传承中医之必须熟悉掌握及应用的方剂 。对于这张经典药方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及词语来详细解答,谨供读者参阅 。
清.光绪石刻版《伤寒论》图

文章插图
一、组成:桂枝汤由桂枝9克、白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共五种中药组成 。水煎服 。
二、功效:解肌表发,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
三、病机:此方原治太阳中风者 。什么是太阳中风呢?实为外感风寒表虚证 。外感风邪,邪正相搏于肌表,故见头痛、发热、脉浮;什么是卫营呢?实为经络中的气血 。营卫不和,则肌表疏松而恶风;营阴不内守,故见汗自出,脉浮;邪气阻滞、肺气不利、胃气不和则鼻呜干呕 。
【《伤寒论》里桂枝有何作用?】四、方解:方中以桂枝散风寒以解肌表;辅以白芍敛阴和营,使桂枝辛散而不致伤阴,二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表邪得解,里气以和;生姜助桂枝以散表邪;大枣助白芍以和营卫,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 。诸药相伍,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 。
桂枝汤药物图

文章插图
五、引申新用:
1、妊娠恶阻用桂枝汤加味治疗营卫不和、气血不调者 。
2、风寒湿痹痛用桂枝汤选加姜黄、细辛、威灵仙等 。
3、项背强、出汗恶风因风邪滞于经络,津液不能输布所致 。可用桂枝汤加葛根 。
4、喘咳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
5、遗精、梦遗、阴阳失调者桂枝汤加龙骨、牡蛎 。
清代伤寒学家,柯琴,字韵伯,在《名医方论》中载文,评价桂枝汤:“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 。凡中风、伤寒、杂症、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其但见一二证即是,不必悉具矣 。”
桂枝汤卡片图

文章插图
这样解答明白了吧?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将为你的咨询解答,感谢阅读和热心赞评 。未经允许,不得搬袭 。
《伤寒论》向被中医界誉为方书之祖,而桂枝汤又是《伤寒论》的第一首方,因此可以说桂枝汤是中医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指导下应用的第一方 。
谈桂枝汤,常使人首先联想到的,便是桂枝汤所主治的太阳中风证,《方剂学》又将其纳入辛温解表之方,特别是对于初学中医之人,这种印象尤深 。殊不知桂枝汤的解表之功,仅仅是其众多功用之一,桂枝汤更为广泛、更为重要的作用,却因之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实为憾叹 。鉴于此,笔者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依据,谈谈仲景对桂枝汤之用,欲求有所启蒙 。
一、桂枝汤用于解表时是解肌剂,不是发汗剂
在《伤寒论》中,用桂枝汤解表的条文共21条见(第12、13、15、24、25、42、44、45、53、54、56、57、91、95、164、234、 240、276、372、387诸条) 。
若仔细读之,便可省悟到,仲景用桂枝汤解表时,在服药方法上有其特殊的要求:一要求“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二要“温覆令一时许”(适当地加盖衣被,约二小时左右),如此而欲达“遍身染漐漐,微似有汗”之目的 。诸如《金匮要略》中治柔痉的瓜蒌桂枝汤、治黄汗病的桂枝加黄芪汤等方,皆有如此要求 。
- 最爱你的人是我歌词
- 三体有电影吗
- 李小璐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9277歌词
- 平凡的荣耀大结局是什么
- 《上海明星豪宅地图》 浦东星河湾风水怎么样
- 《千与千寻》为什么能火那么多年?
- 如果爆发战争,中国能否顶得住?
- 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是否为张择端的真迹?
- 宠爱歌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