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饮茶历史,历朝饮茶各有千秋,其中隐藏怎样的文化密码?

谢邀 。
,说起中国的茶文化要追述到5000年前,神农氏在中国秦岭主峰的一侧首阳山发现了茶开始 。先后经历了生吃药用,烹煮当菜,冲泡品饮的过程后,才真正步入了中国的茶文化轨道 。
不管经历了多少个朝代,也不伦是什么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直至贫民百姓,茶文化己经深入到人们的骨髓 。尤其是到了明未清初,中国茶文化己经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那就是中国的茶道文化 。茶道文化使中国的茶文化有了自己的精髓,也可称其为中国茶文化的密码,这在全世界也是独有的 。有人把它摡括为儒家之道,称饮茶可以清我神,並达到得道的境界,更有人只用几个字来表达对茶道文化的要素 。如:和、静、敬、怡、真等 。
笔者曾有幸参观了从采茶到制茶的全过程,从其繁琐的制茶工艺中体会到,要理解中国茶文化,一定要从采茶、制茶、泡茶、品茶、评茶的全过程中去体验,才会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真谛,也会领会到它能传承几千年並得到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
首先,道一声楼主辛苦了,一口气读完也是不易 。
中国历代饮茶文化各有不同,而其中在饮茶的表现中其实也蕴含着巨大的意义 。她隐藏着朝代统治者的喜好,映射出文人墨客的思想,也侧面反应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而茶作为雅俗共赏的物质文化载体,她的历史进程表现自然尤为重要 。
现在来捋一捋茶的发展史,及背后隐藏的意义:
神农时期:大约5000年以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发现茶叶 。
春秋时期:大约2000年以前,被具有智慧的劳动人民用于食用,并且逐步发现茶的药用价值 。
汉朝:1500年以前,统治者喜爱茶饮,茶叶已成为宫廷饮料 。茶叶市场活跃起来 。
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饮茶已十分普及,茶道兴起 。
宋代:1000年以前,讲究水质、斗茶活动,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统治者及世家大族都推崇茶文化 。
明代:600多年以前,朱元璋下诏“摆造龙团,惟芽茶以进”,散茶开始流行;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茶类日益丰富 。
清代:300年以前,茶馆开始盛行,中国茶开始大量出口,独占世界茶市 。乌龙茶、红茶、白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
清末至建国前:由于清政府腐败和战乱,经济萧条,茶行业走向衰弱 。
改革开放后:随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行业开始复兴 。
由此可以发现,饮茶文化的背后蕴含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所谓“盛世喝茶,乱世喝酒” 。此外,中国的饮茶历史和饮茶文化还反映出各朝代当政者的意志,以及文人对茶的理解 。
据有关资料记载,茶叶最早作为药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作为当羹料饮用 。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饮茶的风气渐渐盛行,并且传进宫廷 。东吴末帝孙皓因大臣韦昭酒量太小,曾在宴席上以茶代酒 。从此以后,宫廷文武大臣更开始用茶接待宾客 。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后,巴蜀等西南小国曾以茶叶作为贵重礼品进贡 。
????从唐朝开始,我国随着茶叶产量的增多,已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唐太宗在位时,饮茶的普及还与佛教有着一段小插曲 。佛教提倡坐禅,饮茶可以提神醒脑,驱除睡魔,有利清心修行 。于是在当时,一些名山大川的寺庙园院空地都可以种植茶树 。人们见和尚喝茶,相传走告,以此仿效,逐成风俗 。唐朝饮茶盛行,出现了一位茶叶大师陆羽,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丰富经验,780年写出我国第一部《茶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