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青少年心理教育重要吗?( 四 )


作为心理健康的从业者,心理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了 。当大家发现现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改变很难时,就开始向上找解决方法 。于是从大学到了高中,从高中又到了初中,从初中又回到了小学 。其实,从小学入学开始,孩子们的很多基础在幼儿园就已经形成了 。
心理教育是个需要时间来做的事情,孩子越小的时候,越要求养育者对此有意识和方法;而随着孩子的长大,要逐渐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 。
就像很多有钱人,名人也有心理困扰的 。有钱并不代表有快乐,出名并不代表健康 。心理健康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
未来的社会是变化的,我们不知道孩子究竟会面对什么样的生活 。但具备这三个素质,则可以面对这未知的世界:
1、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是根本 。
2、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顺境,逆境,挫折,困难,都能够应对很好 。建议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处理情绪,进行自我管理 。心理的健康影响着身体的健康并引导着人的行为 。
3、弹性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 。不断的学习,让人能够适应未知的社会和竞争 。
青少年心理健康重要,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 。这不仅是学校,教师的事情,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
我是快乐生活的悠悠妈,聊教育,谈带娃,说保险,闲话生活,感谢关注我的头条号
“医生,你一定要帮帮我啊!就一个孩子,他得病了,我们怎么办?”经常在心理门诊听到这样的哭诉 。
1、年纪越来越小,2、问题越越复杂,3、预后越来越不理想,4、心理教育的滞后 。
作为一名医生,真心希望大家重视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不要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到医生,以下以一个案例讨论一下:
一、内因,黎某的家族史没有行为异常者,近亲三代均无精神心理疾病成员,内因基本可以排除 。

二、外因,黎某只有12岁,很多事情还处于学习期,出现行为问题,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去发现问题点:其为单亲家庭,父亲长期酗酒后离婚随母亲生长,母亲的压力很大,有时将骂丈夫的话骂孩子,慢慢形成一种逆向心理 。目前社会压力大,生活上、工作上、感情上方面的压力造成了家庭环境的紧张,儿童习得性形成脾气暴躁、冲动的性格 。
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12岁处于第四阶段(7-12岁)品质为”勤奋与自卑“,就诊者在这个环境中的自卑情绪表现得很明显,从而出现”多动障碍“和”冲动行为“ 。
因此,这个时候必须提高心理教育,从家长、孩子、学校、社区形成一个互助的环境,通过与孩子的交谈及观察,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并对孩子 所表现的困惑、不安、气愤、痛苦和冲动行为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在此基础上劝导、鼓励、反复保证以减轻孩子的怀疑、恐怖、焦虑紧张和不安 。同时进行行为纠正,以”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来解释行为,并可使行为朝预期的方向改变或恢复到原来的正常行为,防止冲动行为 。整合家庭心理治疗,以儿童心理教育知识不重点给予家长培训,提高家庭成员的心理知识水平,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戒断“不良行为 。
一、目前青少年的心理教育资源欠缺,我国的教育体制环境如此,即将很多非“成绩“课目排除在正常学习之外,心理方面的教育还停留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对青少年的心理干预较少 。

二、提高心理的教育的重要性:
1、使孩子逐渐完善社会化进程,使孩子学会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观,正确处理与同学、老师、家人的的关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