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学知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五 )


不过,也可以考虑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成长 。区别也就只是在效率、准确率的不同 。

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学知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文章插图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希望我的回答能协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实的样子 。祝好 。
从来没见过哪个知识能保持心理健康的 。
我见过太多学心理的,学了几年到十几年的,心理学知识绝对不少了吧 。
该出问题还得出,和医生一样,当医生就不生病了么?一样生病 。
说几个心理学知识技巧让你心理健康,这都是骗人 。到那一刻你心理能否保持健康和你学了多少技巧没关系,还得靠自我修养 。沉不沉得住 稳不稳得起 。
一次出差在高铁上遇到一个心理学研究生一家人 。妻子因为一些小事说了他一句,于是高傲自尊心就受不了了 。
在车上大声斥责怒吼自己妻子,妻子手上三岁的孩子被惊着了,趴在妈妈怀里不停的哭 。
学富五车了吧,但是自己情绪都控制不住,不伤害最亲近的人都做不到 。
你让他给你讲控制情绪的方法可能给你说的头头是道,能给你理出方案一,方案二,还可以为你量身定做最佳的方案max2.0 。
想心理健康正向去看待这个世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升自己智慧才是根本解决办法 。
想速成?
也行的 。解决一个“信”的问题 。佛家讲究信愿行,净土以此为宗 。
树立一个积极信念,相信他真实存在 。
发出愿望不坠前行 。
不断践行,去做善事 。
然后不要想杂七杂八的东西,清心寡欲你就能心理健康了 。
多读圣贤书吧 。
儒、释、道、兵、墨、法等包涵着有效而可操作的心理学 。
①包容错的,错的减少——就是仁者爱人 。
②赞美对的,对的放大——就是因势利导 。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完善人的社会属性 。
④临事而惧,好谋以成——接纳恐惧,为所当为 。是应对烦恼的最佳手段,又可以疗愈神经症 。
⑤遇喜则喜,遇忧则忧——情绪由自主神经控制,不能被主观意志所左右;言行可以控制,积极的言行可以创造快乐的情绪 。
⑥艰难困顿是锻造英雄的一副炉锤——减压是伪命题
——认为压力不好的人,极力摆脱而不能,却会带来失望和绝望,则心境恶劣,免疫力下降,损害生活质量、工作绩效、寿命 。
——认为压力好的人,不去抵抗和逃避压力,就可以全力以赴地把力量投入到建设性的生活,就可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就可以创造无限的成就、快乐、幸福,构建最佳的心境,由此,免疫力提升而长寿 。
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帅身垂范——可以解决教育的困境 。
⑧以利己之心为动机,以利他之行为手段,实现合作双赢——这是德育的机枢 。
⑨欲速不达——尽量少的信息,又要有趣,是激发内动机的条件 。
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意志在肌肉中,充分开发身体,智力才能为己所用 。
学习心理学是否能够让自己心理保持健康?这个问题不是用“是”与“否”就能够解答清楚 。
对于身心健康的我们来说,细菌、病毒会导致身体生病,精神压力、错误思想也会导致心理生病 。然而,社会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环境产生的错误思想不是“拥有心理学知识”就能够消除的 。而且很多朴素的人,他们不懂心理学,但心理健健康康,一生幸福 。
因此,从这一角度上看,心理学知识即不是心理健康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