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学知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才无忌大夫答题:
【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学知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这个问题很实用,也很宽泛,随意识流来回答下 。
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学知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1,

一般的焦虑与恐惧,是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它们不影响生活,本身也不是个事 。
但过于强烈与持久的焦虑与恐怖,就需要心理干预,甚至药物治疗 。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惊恐发作等等 。
举个例子:
因为愚而善畏,导致涓蜀梁恐惧而亡 。
这像一个寓言故事,和“刻舟求剑、削足适履、买椟还珠、滥竽充数......"一样 。
寓言换个马甲在现实中持续存在 。
有些严重的焦虑与恐惧者或多或少存在认知缺陷!
2,
联系当下的疫情,有不少杯弓蛇影的焦虑者产生,才无忌大夫在发热门诊就遇上不少 。
针对这些人,可以使用正念疗法 。
简单地说,个人可以允许焦虑与恐惧存在,但一定要把焦虑与恐惧去中心视觉化(放到一个边缘的小房间),建立心理缓冲空间,别反反复复去想它,减少相关信息摄入,该干嘛干嘛 。
要认识到怀疑不是事实,确诊不意味着死亡 。
一切困难必然过去,凡事自有定数,结果与个人的命分有关 。
3,
强化痛苦忍受技能 。
分散注意力,自我安抚,改进当下思考(认知重建),能忍受痛苦才显示出生而为人的坚韧性 。

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学知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文章插图
才无忌大夫把人生排个序:生活、工作、健康、爱、学习 。
当然,每个人有兴趣也可以自己排序 。
1,生活
无论风光与惨淡,每个人的根都在生活的平平常常之中 。
生活中,讲人性 。
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说人性 。
本我,
就是人性中最靠近动物的东西,一样摇着你看不见的尾巴 。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来看,稍高于黑猩猩一点,也就是欲,包括猎食、交配、征服欲(领导欲,比如打内战) 。
表现为:极度自私、迫不及待、赤裸裸、血腥、快乐原则 。
自我,
就是被现实环境、思维、规范、法律等所约束的人性的那一部分 。
人性中大部分是自我,人群中90%都是普通人,在现实中行走 。是袭常,不走极端,不特殊化、不装神弄鬼,就是通常概念的人 。自我的生活,以“公平交换原则”最实用 。公平交换原则:比如,2公斤猪肉换100个鸡蛋 。
超我,
就是追求个人的优质人生,以道德为原则,追求奉献、爱己及人,众生平等,参禅悟道,近乎圣人与神仙 。
本我、自我、超我的不调和造成了人的内心冲突 。可为抑郁、为躁狂、为焦虑、为恐惧、为幻觉、为妄想、为纷争......
本我追求大快朵颐,比如,吃果子狸、穿山甲等野味,他决不皱眉头,而超我总在耳边一直说:罪过、罪过 。自我在两处斡旋,最终产生出一个折中的结果来 。
一个人有感性思维、理性思维、智慧思维 。
感性思维倾向本我;理性思维倾向超我;智慧思维是两者的合理比例,是自我,是现实的智慧,所以说,悟道在琐细的生活中 。
生活中,有交往 。
用以培养人际效能技能,保持与他人关系、获得自尊,平衡个人欲望与义务 。
交往是追求相互愉悦,是人生快乐的一部分 。
交往的最高境界是双赢,如果你能自动使用双赢的策略,人生的境界就登上了顶峰 。
有人说,不是什么状况下都能有双赢的结果的,此时,“克己复礼”或是“上兵伐谋、全军为上”可以为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