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学知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六 )


这样的想法就极端了 。
学医虽然不能防止疾病的入侵,但医学知识可以让人学会预防疾病的发生,让人懂得如何注意卫生、讲究生活坐息饮食,从而让人身体更加健康 。学习心理学也是如此,它虽然无法保证人心理一定健康,但我们有了它可以学会如何保持自身心理健康 。
为什么很多学医的人都有洁癖,是因为他们知道了身边有着太多致病的细菌 。为什么懂得心理学和哲学的人可以更好地保持内心平静,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调节自身心理的状态 。
因此,从这一角度上看,学习心理学对维持心理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

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学知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文章插图

实际上,人们出现心理异常的情况是不多的 。因为,“心理问题”并不是一种“心理异常和疾病” 。“心理异常和疾病”应当是严格意义上的医学问题 。
通常,我们说一个人心理不健康往往是指他心理出了问题 。而这个“不健康”和“问题”大部分只是一种思想理念上的误区,而非实质上的疾病 。所以,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调整心态和思想理念进行克服 。这也是我们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所在 。
因此,学心理学不仅可以让人保持心灵的健康,它还可以我们的心灵更加健康 。
在早期,心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直到1879年后心理学才独立成为一门学科 。可想而知,心理学独立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短的 。
因此,在解决生活问题方面,心理学是基础,哲学才是核心 。
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学知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文章插图

第一,明白“我是谁” 。
这是哲学的入门问题,但它的解答是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做出 。
正可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必须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战胜“心魔” 。
对于“我是谁”问题的解答,你需要明白世界的起源、身体的生理结构,生命的运作原理等等 。其中对心理学最重要的是大脑的原理,因为脑产生意识和心理,脑影响情绪和行为,可以说脑科学是心理学的根本 。
当然,如果你不想深入生活的哲学,你完全不需要解答“我是谁” 。而作为普通人,只需要对大脑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即可 。
第二,通用的心理学知识 。
1、情绪心理学 。让你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
一个人的负面情绪长期无法宣泄会导致心理长期受压而出现不健康的状况,比如抑郁 。
2、行为心理学 。让你明白人言行举止背后的心理原因 。
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行为模式,让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
3、社交、情感心理学 。提升自身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
它可以提升你的情商,克服你的社交焦虑,提升你情感、婚姻的幸福度 。
第三,因人而异的选择 。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性进行学习 。比如从事教育,可以学习教育心理学;从事法律工作,可以学习犯罪心理学;有了子女,可以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学,有了家庭,可以学习婚姻、两性心理学 。
而这些心理学的知识往往不直接作用于自身健康,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工作与日常 。当我们能够顺利应对各种事物后,我们生活的满足度自然会提升,从而间接地给自身带来快乐,提升自身心灵健康水平 。
以上只是简单的几个心理学领域 。而具体情况还是需要结合你自身,比如你想要了解自身的欲望,你就可以学习欲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比如你想要让心灵更加平静,你可以学习冥想、瑜伽类的心理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