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美食一样,“查干湖冬捕”也火了,也许是之前就很火,借助于《舌尖上的中国》的东风,更火了 。如今“查干湖冬捕”已经成了国家渔猎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址之一了 。也成了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
伴随走红的不是蹭热度就是各种质疑和流言蜚语 。“查干湖冬捕”走红后,也不外如是 。“洗澡鱼”就是其中的流言之一 。所谓查干湖的“洗澡鱼”说白了就是把买来大鱼放到查干湖里去,然后通过冬捕的方式再捕上来 。这样就给这些鱼打上了查干湖的标签 。那么这个事儿到底有多可靠呢?我们来简单的分析分析 。
首先,查干湖可不小,在全国淡水湖中排名第七,平均水深4米,面积300多KM2 。也就是15KMX20KM的样子,而冬捕的渔网只有2KM,这样算下来,其实一次冬捕的范围并不大 。肯定不是两岸站着人,一网从这头拉到那头 。
其次,放到查干湖洗澡的鱼从哪里来?这个不难办到,有钱就能解决 。不过以查干湖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它所能买到的鱼也可以断定是离查干湖不会太远,离不开东北地区 。但那可是零下几十度的东北吉林的冬天啊 。要买到巨量新鲜的活鱼,恐怕不太容易 。
第三,洗澡鱼的成活率问题 。买来的鱼能成活多少是个大问题 。鲤鱼,鲫鱼,草鱼之类的鱼还算比较禁得住折腾,但白鲢和胖头鱼就不行了 。虽然这玩意儿在美国泛滥成灾了,但不代表它们禁折腾 。白鲢,胖头鱼对水质,水中含氧量等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即便是满足了它们的生存条件,在长途运输中的死亡率也很高 。基本属于“出水死” 。而查干湖里个头大那部分鱼里,这两种鱼的比例往往非常高 。
第四,查干湖的冬捕并不是“一次性消费”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冬捕在东北地区并非查干湖独一家 。而作为面积超过300KM2的查干湖,冬捕也不是独一份 。真要把鱼放进去洗澡,捞出来的也未必是自己 。这可是有点受累不讨好的事儿 。
第五,查干湖历来都是一个传统的产鱼盛地,去年捕鱼量超过240万斤,而一个冬捕节的捕鱼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最后一段介绍查干湖冬捕的最后一句话“第二天,石宝柱一个人独自上冰,春天40万斤鱼苗将被放到查干湖中 。。。。”可见,查干湖的生态系统的运转还算良好 。本钱投入并不算少 。至于鱼苗多大,就只有知道的人知道了 。
总得来说,个人感觉这事不怎么靠谱,如果放鱼苗的时候放养的是大鱼苗,或者是成鱼,经过一年的生长,再冬捕上来的话 。我觉得也无可厚非 。既然有了这样一个金字招牌,利用一下又何妨?
最后,虽说作为特色旅游项目,冬捕之后会进行“头鱼”拍卖等活动 。也有很多游客会购买新捕上来的鱼 。但绝大多数的消费群体还是周边的群众百姓 。所以,洗澡鱼似乎没什么必要 。

文章插图
很早就听过查干湖,“冬捕”一词是偶然知道的 。据说是一个非常壮观的捕鱼景象,每年的冬捕都会捕捞数万斤的鱼 。其实查干湖冬捕是很早就有的一个当地习俗 。这是我在网上了解到的,最早从辽金时期开始,历史也是相当久远了 。一直保存至今,并且列入了吉林省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章插图
查干湖冬捕已经发展成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 。慢慢地,随着冬捕祭祀这些活动的愈办愈盛大,逐渐就象征了求昌盛,求繁荣这样的一个类似祈福的盛事 。有的人也会用几十万价格的抢拍头鱼,为的也是一个好兆头 。
- 超级推荐类目限制为什么同行就可以?适合哪些类目?
- 为什么70%的男人都喜欢娶微胖的女人做老婆?
- 电影《战狼2》火爆上映,为什么吴京说拍摄《战狼3》压力山大?
- 梅西为什么一输球就退队?
- 很多人说经络是人活着的时候才有,死了就没了,那么为什么不活体解剖呢?
- 家庭装修卧室,竟把床尾背景墙忘了!我家吸取了教训,奉劝大家别再犯
- 北京新增确诊病例的几天,河北也在新增病例,为什么河北会出现连续新增病例?
- 面对“达不溜”的诱惑,潘长江还能把持多久?
- 818是什么日子 818是什么节日?
- 20211202对称日,为什么很多情侣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