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联到底怎么贴,又是如何区分上下联?怎么贴才不会被人笑话?

过年贴春联是民俗,也是为了一年的日子红火 。老百姓喜欢的是对联的红艳,没有谁注意对联合不平仄 。
为什么现在过年家家都买印刷的春联? 不光便宜,更因为有金色的装饰图案,有金碧辉煌的感觉 。
最早汉字竖写,以右为上,现在都是横写以左为上 。所以在老百姓贴春联的问题上,没有必要太较真 。我认为怎么贴都好,不要考虑什么上下联 。

今年春联到底怎么贴,又是如何区分上下联?怎么贴才不会被人笑话?

文章插图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了,对联一般会在大年三十贴起来,适逢今年是大年三十是绝日,也就是大年初一恰与立春节气为同一天,民间讲究需避开绝日贴对联,所以很多人或部分地区都在大年二十九这一天贴了对联 。当然百里不同俗,也有些人依旧是在大年三十贴对联 。
对联上下联区分主要是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读音,最后一字读音为仄声也就是三四声时,此联为上联,下联最后一字则为平声即一二声 。当然有些对联没有按照这个规律去书写,那么就根据字面意思去区分上下联 。
至于如何贴上下联,则应以横批为参考,横批从左至右书写,上联则在左 。横批从右往左书写,则上联在右
过年贴春联现在是一年种好看,讲究,花花绿绿、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其实跟早以前贴春联是很有讲究和说法的 。首先贴春联人左为上联,右边为下联 。贴春联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年代,具体时间不详 。在《山海经》里就介绍了贴春联的四源 。传说东海有一棵蟠曲三千里大桃树,名桃都山 。树顶有有只金鸡,日出报晓 。这棵桃树嗯东北有端,有有棵拱形树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有扇天然的大门 。朔山住着各位妖怪,人们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门 。天帝害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就派了两神将如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 。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如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就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 。此后,从这个故事引申初可鬼怪桃木之说 。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国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者名字,挂在门两边,叫桃符,以示驱灾避邪 。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成山个字,或者更多 。明代以前,长江以南是不贴春联的 。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唐伯虎寻找心爱的人这则故事中演变而来的贴春联 。春联一直延续到现在,也象征了一种喜庆意思 。
2019年春节又快到了,中国人习俗在每年吃三十中午团年饭前,一家人把春联贴上,庆祝一年新的开始 。
但在贴春联上有些讲究,春联有上下联之分,一般上联结束字发音为仄声,下联结束字为平声,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
小伙伴们我们这里的习俗是这样的,你们那里又是什么样的呢?欢迎留言 。
看了这么多回答,似乎还是没说明白 。我补充一下:
传统的对联一般是很有讲究的,上联一般仄收,即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或四声(古音有入声,与轻声类似),下联一般平收,即最后一个字是一声或二声 。但这也并绝对的,也有下联仄收的对联,一般从句意的承递关系可判断出来,春联中就更为少见 。
一幅对联区分出上下联并不一定能贴对 。这是因为古时阅读习惯与现代有很大不同 。古时的对联一般从右往左读的,即右边为上联 。而现代人一般从左往右读,即左边为上联 。现代的春联也有釆用古代传统读法的,其实区分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看横幅,横幅是左往右读,那左边就是上联,反之亦然 。如果没有横幅,那就随便贴吧,只要不把字贴倒了就行 。如果有人说你贴错了,你可以怼他读错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