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爱写诗,也不缺纸,为何常写于墙壁上?( 六 )


此外,在墙壁上写诗的创作方式,到了唐宋已经十分普及了,当时的交通也比较发达,文人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也开始游学游宦,这种情况使得文人羁旅异乡、仕途坎坷、舟车劳顿、思乡情切,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情感,当他想写出来的时候,随身未必带有大量的纸笔进行创作,而写在墙壁上,就成了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行为了 。比如宋代诗人叶绍翁,他有一次去拜访朋友,但朋友却不在家,他觉得自己大老远跑一趟不容易,就在这位朋友的门口写了一首诗,叫做《游园不值》,诗中写道: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写这首诗时,适逢“友不在”的失落与“访友”的希翼碰撞在一起,他的内心心理十分复杂,想改天再来,又觉得朋友一会儿就回来了,在这种尴尬纠结的心绪中写下这首七言绝句 。试问,叶绍翁来的时候带好笔墨纸砚了吗?哈哈哈,想必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诗人情到深入时,把诗写在墙上,是一种最方便的创作方式了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诗者,吟咏性情也 。
正是阐释了:文人在创作诗词时都是以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为依托的,通过抒发情感,借助诗词形式来表达诗人的心灵世界 。在这里,严羽并未要求诗人必须在纸张上写诗,所以说,古人写诗都是舒展性情的方式,而把诗写在什么地方已经不重要了 。
古人写诗也真是一种很神奇的事情,他们能写在山崖上,也能写在驿站中、寺庙中、楼台中,更能题写在墙壁上,这种独特的文学创作都是诗人的即兴创作,展现了诗人们的卓越实力 。他们爱写诗,但是更爱展现自己的性情,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理解,而题写在墙壁上,就像公开发朋友圈一样,获得更多人的驻足观看、理解体会,甚至是和诗以馈,这种“点赞”的方式确实不同今人,但却扩大了作品的传播度,更让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慰藉了不同朝代的人 。
作者:蔡小记
呵呵,这个问题有意思 。
1.不缺纸,写在纸上压在箱底无人知 。犹如,你写了几本书的诗没人给你发表,仅仅寮以自赏吗?[捂脸]
2.写在墙上,犹如现在人写在微博、头条上,自然增加曝光度,说不到你的一首就有可能成了热帖,你的诗流传开来,你就成了大诗人了 。[捂脸][捂脸]
3.酒后乱性搞涂鸦,一吐人生伟抱负 。也有可能是犹如现代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诗人吗,炫耀一下自己才华也很正常![捂脸][捂脸][捂脸]
4.主人的邀请,就如现在的粉丝见到自己喜欢的明星一般,求签名,在书上签,在衣服上签,在皮肤上签……只要能签,就签到墙上吧,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某某大佬给我签过字 。[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问题:古人爱写诗,也不缺纸,为何常写于墙壁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