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出郊阅读赏析 二月二日出郊翻译及赏析( 十 )


满目尽胡越 , 平生何处陈 。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 , 情感真挚 , 格调相同 。
B.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 , 描写简备精当 , 感情深沉含蓄 。
C.“灵均”是屈原的字 , 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 , 实写其被贬遭际 。
D.颔联点明送别的时间 , 色彩很鲜明 , 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答案】1.A
2.①对朋友的担忧 。“天南不可去”写南方为荒蛮之地 , 此去路途遥远 , 为朋友担心 。②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 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 。③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 。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 , 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 , 间接赞赏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 。
【分析】
1.A.“格调相同”错误 。结合两首诗内容分析 , 格调不同 。本诗主要是写对朋友的担忧与不舍 , 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开篇就是大气的风景铺垫 , 有离别的叹息 , 有劝勉 , 感情丰富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奇峰突起 , 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 , 江山难阻”的情景 ,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
故选A 。
2.结合“天南不可去 , 君去吊灵均”分析 , 南方为荒蛮之地 , 此去路途远 , 后句暗示朋友被贬的遭际 , 对朋友的担心 。
结合“满目尽胡越 , 平生何处陈”分析 , 无人可以诉说内心的想法 , 表达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
结合“言危无继者 , 道在有明神”分析可知 , 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 , 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 , 表达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 。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 , 完成3-4题 。
二月二日①出郊
[宋]王庭理②
日头欲出未出时 , 雾失江城雨脚微 。
天忽作晴山卷幔 , 云犹含态石披衣 。
烟村南北黄鹂语 , 麦垅高低紫燕飞 。
谁似田家知此乐 , 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③
二月二日江上行 , 东风日暖闻吹笙 。
花须柳眼各无赖 , 紫蝶黄蜂俱有情 。
万里忆归元亮井 , 三年从事亚夫营④ 。
新滩莫悟游人意 , 更作风檐夜雨声 。
[注]①二月二日:农历踏青节 。②王庭理:宋代诗人 , 弃官筑草屋于卢溪 , 隐居五十年 。③写此诗时 , 李商隐为了生计 , 只身远赴梓州 , 任职柳仲郢幕府 。④亚夫营:周亚夫屯兵细柳 , 亚夫借指幕主的柳姓 。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先写太阳未出时 , 江城隐于雾中 , 随后天晴 , 雾幔卷起 , 云雾完全消散后露出山石 。
B.王诗颈联通过视听结合展现了春日勃勃生机 , 且与颔联远近结合 , 使写景富有层次感 。
C.李诗颈联巧用典故 , 暗含诗人的情感 , 同时也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揭示了情感变化的原因 。
D.李诗尾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 写新滩不理解游人的心意 , 这实际上与诗人的主观情感有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