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出郊阅读赏析 二月二日出郊翻译及赏析

【命题趋势】
分析诗歌情感是诗歌必考的内容 , 一般以答题的方式出现 , 所占分析较高 , 一定要作为备考的重点 , 抓住要领 , 强化训练 。
【真题再现】
【2021年新高考八省联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下面小题 。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 , 今年蓟北雪如梅 。
共知人事何常定 , 且喜年华去复来 。
边镇戍歌连夜动 , 京城燎火彻明开 , 
遥遥西向长安日 , 愿上南山寿一杯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 , 以雪喻梅 , 又以梅喻雪 , 循环往复 , 颇有意趣 。
B. 诗人慨叹人事无常 , 不能自主 , 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 , 还是感到欣慰 。
C. 颈联写新年伊始 , 普天同庆 , 不论京都边塞 , 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
D. 诗人暗自祝祷 , 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 , 必将把酒尽欢 , 为自己上寿 。
2.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答案】1. D
2. ① 通过描写景物、气候的变易 , 抒发对南北流徙、时光葆苒的感慨 , 喜中寓悲;②诗人身在边关 , 心系朝廷 , 渴望能早日回到长安 。
【解析】
1. D.“为自己上寿”理解错误 。尾联的意思是向西遥望长安 , 希望回到朝廷 , 献酒于君王 , 祝他寿比南山 。
2.全诗围绕“新岁”的景物来写 。
首联写诗人去年新年 , 在荆州看到梅花遍地开放如同漫天飘飞的雪花 , 今年新年 , 在幽州看到雪花漫天飘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 , 去年今岁 , 处境不同 , 暗示了诗人一年来的仕途遭遇 。
颔联 , 诗人感叹人事无常 , 变化不定 , 只有自然的时序 , 周而复始 , 不失常度 。
最后两联 , 写诗人由边镇将士庆贺新年的情景 , 联想到京城灯火通明的新年景象 , 希望能回到长安 , 为皇上敬酒 , 祝皇上寿比南山 。表达了希望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思想 。
【考点详解】
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化深奥为浅显 , 化平淡为生动 , 化抽象为具体 , 化繁冗为简洁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 ,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 。运用夸张可以突出特征 , 强化感情;烘托气氛 , 增强感染力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运用拟人可以化物为人 , 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 具体形象 。如: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表示两个相对、相近或相关的一种修辞方式 。运用对偶可以使结构对称 , 形式整齐;节奏鲜明 , 音节和谐;高度概括 , 富有表现力 。如: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洲 。——崔颢《黄鹤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