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内容及全文解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五 )


第二部分(第2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 , 再次显示的曹刿的“________” 。这一部分言简意赅 , 重点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件事 。写庄公,“将鼓之”“将驰之”说明了他不察敌情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写曹刿 , 两个“_______” , 两个“_______” , 表明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具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
第三部分(第3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曹刿的论述用了两个“_______”字作为发语词 , 从两方面回答了庄公的疑虑 , 一个选择“______________”的有利时机发动进攻 , 解释了为什么要等到“______________”后才曰“可” , 二是选择敌人“_______”“_______”的时候趁胜追击 , 解释了曹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曰“可”的原因 。
4、全文紧扣“_______”运用对话形式 , 逐层展开 , 阐明了曹刿论战的过程 。整篇文章并无直接的语句来褒贬两人 , 主要通过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 , 曹刿和“乡人”的对比 , 突出了曹刿______________ , 参与国事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 曹刿与庄公的对比 , 既表现了庄公的浮躁、懵懂、目光短浅 , 也反衬了曹刿的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编年体 春秋 左丘明 鲁国 人物形象
2、战略战术 取信于民 善于掌握战机 深谋远虑
3、战前 战时 战后 战前的准备工作 时间 请见 其乡人 目光短浅
关心国事 深谋远虑 取信于民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必以情
民从 孚 民心向背 远谋 战争的经过 远谋 击鼓 逐师
轻举妄动 急躁冒进 未可 可矣 胸有成竹 善于把握战机
战后论述取胜原因 夫 彼竭我盈 齐人三鼓
辙乱 旗靡 下视其辙乱 , 登轼而望之
4、论战 挺身而出 责任感 爱国热情 沉着 机敏 深谋远虑
【文言点击试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1、曹刿请见
2、肉食者鄙
3、虽不能察 , 必以情
4、牺牲玉帛
5、小惠未徧
6、牺牲玉帛 , 弗敢加也
7、又何间焉
遂与外人间隔
奉命于危难之间
8、必以信
小信未弗
愿陛下亲之信之
今以蒋氏观之 , 犹信
9、彼竭我盈 , 故克之
殚其地之出 , 竭其庐以入
10、其乡人曰
吾视其辙乱
11、又何间焉
问何以战
二、句子解释
1、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
2、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必以情 。
3、一鼓作气 , 再而衰 , 三而竭 。
4、吾视其辙乱 , 望其旗靡 , 故逐之 。
三、内容理解
1、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
(1)“曹刿请战”的主要原因是
(2)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一个词语是
(3)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4)“忠之属也”具体是指
(5)在曹刿看来 , 反击的有利时机应是 ;
追击敌军的有利时机应是 、。
2、请说说曹刿“远谋”的具体表现 。
战前:
战中:
后:
3、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与曹刿形成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4、从文中看 , 鲁庄公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 试作说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