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障碍=躁郁症?

你好 , 你的问题很有趣 , 为什么你会觉得反社会人格障碍和躁郁症 , 也就是双相情感障碍是一样一样的呢?它们的区别在我看来 , 还是非常明显的 。听我给你介绍一下就知道了 。
人格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一种独立的 , 区别于其他人的性格特征 , 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性格 , 不管任何一种人格障碍 , 诊断的标准都是成年以后 , 因为18岁成年之前是有改变的可能的 , 一旦成年 , 人格基本成型 , 不会有再大的变化 , 除非遭遇重大社会事件情况下可能出现人格改变 , 但这样的情况也是万中无一吧 。

反社会人格障碍=躁郁症?

文章插图
所以第一个结论:人格障碍几乎是没办法去治疗的 , 而双相障碍这样的医学疾病是完全可以治疗并且帮助她完全恢复到患病以前的生活的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就是对他人基本利益的广泛忽视或故意侵害 。他们常常的做法和行为会让人感到冷酷无情 , 对周围人的痛苦和求助无动于衷 , 甚至会享受与他人争斗或侮辱他人 。最常见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就是多次伤人 , 杀人 , 强奸的罪犯 。他们不守信用 , 不守道德 , 不受良心谴责 , 冲动不计后果 。
而双相障碍只是人的情感忽高忽低的表现 , 确实在躁狂发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冲动伤人 , 或者做事冲动不计后果的情况 , 但那时在情绪激越的情况下出现的 , 与人格障碍那样无原因持续的伤人行为有本质区别 。
所以第二个结论:人格障碍患者是持续的坏 , 而双相障碍的患者是偶尔的病 。
反社会人格障碍=躁郁症?

文章插图
通过我的介绍相信你一定可以知道人格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两者的本质区别了 。人格障碍一般形成与童年或青少年 , 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基础 , 但发病与后天(环境)影响 。一般人格障碍 , 尤其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 , 从小就会表现为社交关系的紧张 , 没有朋友 , 或只有极少数的能够容忍她的朋友 , 从小就会表现为不合群 , 常常与人发生冲突 。这一点在发病之前的双相障碍患者身上是不会有的 。
谢邀!
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 人格障碍中与双相情感障碍最接近的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 在临床上这二者有时候比较难以区分 , 我们可以借这个机会讨论一下 。
反社会人格障碍=躁郁症?

文章插图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最典型的特征是对他人基本权益的广泛忽视或故意侵害 。他们往往对社会和他人冷酷无情 , 对他人的痛苦或求救信号无动于衷 , 甚至会享受与他人的争斗或侮辱他人 。袭击、强奸和谋杀等伤害他人的行为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身上很常见 。这些行为并不是为了逃避他人的伤害 , 或因为某种社会不公 , 而仅仅是一时冲动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很少信守承诺、不服从社会道德、有暴力倾向 。另外 , 他们往往缺乏目标和计划、行为冲动 , 并因此而长期失业 , 或出现婚姻问题、吸毒或酗酒等 。
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来说 , 人际只是他们达到自身目的一种工具 。他们似乎缺乏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兴趣 。在学要的时候他们也会表现得优雅或令人愉悦 。但一旦达到目的 , 他们就会立即恢复其无礼和傲慢的特点 。本质上他们并没有兴趣建立和维持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