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症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新生儿溶血症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 。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即妈妈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同族被动免疫性疾病 。
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 。据研究,新生儿溶血症概率为:ABO溶血病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Rh溶血病占14.6%,MN(少见血型)溶血病占0.1% 。ABO溶血除引起黄疸外,其他改变不明显,Rh溶血可造成胎儿重度贫血,甚至心力衰竭 。
关注育儿世界观(babyview2015)
速解答宝宝健康困惑,专家支招BB不适应对法
由于妈妈的血型与胎儿(或婴儿)的血型不合,如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病,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较ABO血型不合为严重 。当存在ABO血型不合时,Rh血型不合的溶血常不易发生;其机制可能为ABO血型不符所产生的抗体已破坏了进入母体的胎儿红细胞,使Rh抗原不能被母体免疫系统发现 。
1、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为A型或B型 。如母亲AB型或婴儿“O”型,则不发生ABO溶血病 。
(1)40%-50%的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其原因是:O型母亲在第一胎妊娠前,已受到自然界A型或B型物质(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等)的刺激,产生抗A或抗B抗体(IgG) 。
(2)在母子ABO血型不合中,仅1/5发生ABO溶血病,其原因为:①胎儿红细胞抗原性强弱不同,导致抗体产生量的多少各异;②除红细胞外,A或B抗原存在于许多其他组织,只有少量通过胎盘的抗体和胎儿红细胞结合,其余的被组织或血浆中的可溶性的A或B物质吸收 。
2、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 。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 。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这是因为自然界没有Rh血型物质,Rh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Rh抗原刺激产生 。既往输过Rh阳性血的Rh阴性母亲,其第一胎可发病 。极少数Rh阴性母亲虽未接触过Rh阳性血,但其第一胎也发生Rh溶血病,这可能是由于Rh阴性孕妇的母亲为阳性,其母怀孕时已使孕妇致敏,故其第一胎发病 。
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轻重与溶血程度基本一致 。多数ABO溶血病患者除引起黄疸外,其他改变不明显 。Rh溶血病症状较重,可造成胎儿重度贫血,甚至心力衰竭、严重者死亡等后果 。
1、黄疸:大多数Rh溶血病患者患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多数ABO溶血病在第2-3天出现 。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为主,但如溶血严重、造成胆汁淤积,结合胆红素也可升高 。
2、贫血:程度不一 。重症Rh溶血,生后即可有严重贫血或伴有心力衰竭,部分患儿因其抗体持续存在,也可于生后3-6周发生晚期贫血 。
3、肝脾肿大:Rh溶血病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血病患儿则不明显 。
4、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这是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一般发生在分娩后4-7天,表现为黄疸加重,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 。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
ABO和Rh等不合的溶血症状基本相同只是轻重程度有所不同,前者轻,病情进展较慢;后者重,病情进展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