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 , 与上句相连 , 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 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 , 喻人见闻少 , 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
④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
⑤无:通毋 , “不要”的意思 。
⑥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 。另一种解释说 , “不如己者 , 不类乎己 ,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把“如”解释为“类似” 。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
⑦过:过错、过失 。
⑧惮:音dàn , 害怕、畏惧 。
【译文】
孔子说:“君子 , 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 , 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 , 就不要怕改正 。”
【评析】
本章中 , 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 ,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 。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 , 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 , 使人感到稳重可靠 , 可以付之重托 。他重视学习 , 不自我封闭 , 善于结交朋友 , 而且有错必改 。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 。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 , 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 , 可以说 , 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 , 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 , 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 , 民德归厚矣 。”
【注释】
①慎终:人死为终 。这里指父母的去世 。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
②追远:远指祖先 。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 , 追念久远的祖先 , 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 , 他说“敬鬼神而远之” , 就证明了这一点 。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 , 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 。在孔子的观念中 , 祭祀已经被异化 , 不单是祭祀亡灵 , 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 , 通过祭祀之礼 ,  , 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 。因此 , 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 , 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 , 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 , 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 。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 。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 , 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 , 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 , 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 。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 。只要做到忠与孝 , 那么 , 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
【原文】
1·10 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 , 必闻其政 , 求之与 , 抑⑤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⑥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 , 其诸⑦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①子禽:姓陈名亢 , 字子禽 。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 , 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 , 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
- 买油翁原文及翻译 卖油翁原文朗诵拼音
- 以虫治虫解释及给人启示 以虫治虫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 最著名的10条至理名言 平凡的世界摘抄加赏析
- 论语学而篇注释及翻译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及道理
- 分享这50条至理名言 傅雷家书好词好句好段赏析
- 鸿门宴原文赏析及释义 鸿门宴文言文注释翻译
- 卖油翁原文赏析及解释 初一文言文卖油翁译文
- 分享劝学正文翻译 劝学原文及翻译高中课文
- 蜀先主庙古文赏析及诗意 蜀先主庙刘禹锡古诗的意思
- 文言文内容及解释 孟子见梁惠王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