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最重要的当数充足补水 。这个补水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有正常的喝水,也有皮肤的保湿,总之从头到脚,尽量让身体感觉润泽舒服 。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 。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
秋分时节的鲜梨、萝卜都具有行气的功效,可以抵达人体各处润燥 。梨尽量熟食,可滋五脏之阴 。秋燥易伤大肠,所以经常有便秘、痔疮等出现,此时应多食芭蕉、香蕉、芝麻、核桃与何首乌等 。
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 。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后 , 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在秋季6节气期间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 , 所补不小” 。
《千金方》说,秋分时节勿食豆芽,此时豆芽会伤人神胆,引发哮喘 。秋分时节也不能多食新姜以及生蒜 。蛋黄月饼、豆芽、新姜、生蒜、肺、野鸡、猪肚、芹菜、螃蟹都少吃或不吃为佳 。
起居:早睡早起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 。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
添衣也不要过多过快,以使人体有抗御寒冷的能力,所谓“春捂秋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儿童和老年人体质较弱 , 不同于青壮年人 , 对冷的敏感性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减,早、晚应多穿些衣服,避免受凉感冒 。特别要注意让脚保暖,别让脚部仍处于夏天中——光脚穿凉鞋,这样很容易着凉,引起肠胃不适,甚至由此招来感冒 。除了白天让脚暖和外,晚上回来用热水泡一会儿脚也很不错 。
秋季尤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 。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 , 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 , 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
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季节 。但由于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还必须注意“三防” 。
一防受凉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 。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 , 应等身体发热后 , 方可脱下外衣 。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
二防运动损伤 。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 , 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 。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
三防运动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 , 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
秋天气候干燥,预防秋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 。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 , 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
- 24节气秋分有哪些习俗
- 秋分日是几日几点几分
- 2023秋分时节几月几日
- 白露时节几月几日
- 什么叫养生按摩 按摩店养生是指什么
- 白露节气是什么季节
- 白露时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 进入五月份如何养生
- 秋分时节唯美说说
- 对秋分节气的感悟文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