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后遗症”浮现,4年前就有“征兆”,可怜了买房人

楼市“后遗症”浮现,4年前就有“征兆”,可怜了买房人

----楼市“后遗症”浮现 , 4年前就有“征兆” , 可怜了买房人//----

楼市“后遗症”浮现,4年前就有“征兆”,可怜了买房人

----楼市“后遗症”浮现 , 4年前就有“征兆” , 可怜了买房人//----


"multi_version":false

楼市“后遗症”浮现 , 4年前的“种子”萌芽 , 可怜了买房人!

根据最新的房地产数据 , 在8月份的70个大中城市中 , 新建商品房呈现上涨的城市数有55个 , 二手房销售房价呈现上涨的城市数有43个 , 可以看出 , 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 , 都超过半数仍然是上涨的 , 但是还有一点更需要注意 , 那就是新房和二手房房价上涨的城市数双双出现减少 。

虽然说金九银十是传统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旺季 , 但是在2019年却没有太大作用 , 各大城市房地产平稳的发展势头得到了有效的延续 。 一方面得益于房地产调控持之以恒的结果 , 另一方面得益于市场上购房人买房心理变化的结果 , 说明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仅从房价层面影响着房地产 , 更从购房者心理层面影响着房地产 。

虽然说 , 当下房地产走向平稳了、市场心理不骄不躁了 , 但是房地产市场中的购房者却遭遇了与4年前不一样的境遇 , 4年前的房地产发展给当下楼市留下了几大后遗症 。 例如在部分三四线城市 , 4年前的房价上涨因素导致了现在部分城市的房价下跌压力 , 再例如曾经为了追着买房投资而买房的多套房人 , 现在置于卖不掉的境地 。 楼市“后遗症”浮现 , 4年前就有“征兆” , 最终可怜了买房人!

01.棚改货币政策实现了楼市去库存目标 , 但是也给三四线楼市带来了至今不可磨灭的影响 。

从4年前开始的棚改货币化政策 , 一方面是为了去库存 , 另一方面是为了提振经济、提振房地产市场 , 政策给出了极其优惠的待遇 , 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三四线的潜在购房需求 , 因为本来很多人原来有房子居住的 , 由于棚改给予了货币化优惠政策 , 手上有了充足的资金 , 不买房还干啥?所以资金掉头又流进了楼市之中 。 很多原本有房子不准备买房的人 , 见到这种人人买房的情况 , 也纷纷学习买房上车 ,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再说 。

这种行为就导致三四线楼市可能提前消化了后几年的购房需求 。 随着棚改的接近尾声 , 以后三四线楼市需求何来?正如社科院在《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6(2019)》指出的那样 , 随着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结束 , 货币化政策减少 , 在失去了政策之后 , 再加上前几年对楼市需求的透支 , 部分三四线城市有可能进入回落的区间 , “不排除负增长” , 所以要防范市场房价下跌过快 。 不仅对房地产市场带来影响 , 也给三四线买房人留下了不可预期的问题 。

02.四年前的政策导致房价快速上涨 , 带来的房地产深度调控 , 效果从2018年凸显 , 也留下了后遗症 , 政策或许误伤购房者 。

进入2019年10月份已经9天 , 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 , 今年就彻底结束 ,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说平稳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 平稳是大势所趋 。 不过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平稳是用接近为期3年的深度调控换来的 , 从2016年起 , 在房住不炒的调控指导思想下 , 各大城市持续加码调控政策 , 一城一策成为主要施政方针 。

房地产市场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时候 , 延续了调控之前的风向 , 虽然调控在持续加强 , 但是楼市仍然暗流涌动 , 调控之下炒房者川流不息 , 从这个城市跳跃到那座城市 , 摇号抢房、即买即赚成为了2017年至2018年的楼市怪象 。 不过 , 随着调控这杆尺子继续下压 , 2018年末楼市终于开始有了回落的迹象 , 从厦门开始 , 有开发商打折出售房子 , 于是传播到内地各大城市 , 房地产这才开始重回平稳 。 4年前开始的房地产调控 , 对当下楼市也有一定的后遗症影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