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的添加剂有何作用?危害大吗?
增鲜剂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国内销售酱油的添加剂:5‘-呈味核苷酸二钠 , 5’-肌胺酸二钠 , 三氯蔗糖和苯甲酸钠 。 其中5‘-呈味核苷酸二钠 , 5’-肌胺酸二钠是用来提鲜用的 , 这两种物质与谷氨酸钠一起用 , 鲜味更会大为提高 。 这两种物质其实我们也不陌生 , 平时熬制肉汤、鱼汤的鲜味也主要是来自它们 。 在工业上 , 这两种物质是通过酵母菌的核酸水解得到的 , 天然产物得来 , 也是非常常见的增鲜添加剂 。 少量摄入对人体并没有大碍 , 但长期过量摄入就像吃肉太多一样导致痛风、高尿酸 。 不过酱油是个调料而已 , 除非你天天当水喝 , 平时吃酱油不会过量 , 也不会导致痛风 。
调味剂
咱们再看下一个三氯蔗糖 , 三氯蔗糖是唯一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 。 发酵酱油为了减少微生物滋生 , 会加入很高量的盐导致味道特别咸 , 因此 , 后续尤其老抽会加入蔗糖或者甜味剂进行调味 。 三氯蔗糖是用蔗糖合成的 , 其甜度是蔗糖的600-650倍 , 为此酱油中只需要添加很少量就可以达到目的 。 而且三氯蔗糖的好处在于 , 不会像吃糖一样让人发胖 , 也不会引起龋齿和糖尿病 。 同时 , 科学研究表明 , 即使大鼠使用推荐量12倍的三氯蔗糖仍然对健康没有显著影响 , 为此 , 三氯蔗糖一直以来被认为近乎完美的甜味剂 。 除了酱油 , 冷饮、腌渍蔬菜、酸奶、调制奶粉、罐头等都可添加三氯蔗糖作为甜味剂 。 网友争议点在于 , 它不属于天然产物 , 也不能被人所用 , 可能有潜在健康风险 。 这个呢其实也有几分道理 , 因为有些东西的毒副作用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会显现 。 比如2009年 , “零度可乐”所含的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报道引起其普遍关注 , 而阿斯巴甜是曾经的甜味剂之王 , 它的危害也是在长期使用之后才被发现 。 目前 , 阿斯巴甜也逐渐被安全的三氯蔗糖所替代 。 为此使用三氯蔗糖也是合法合规的 。
苯甲酸钠并非一级致癌物
防腐剂
而最受争议的是最后一个添加剂——苯甲酸钠 , 苯甲酸钠是一种防腐剂 。 发酵酱油通过高盐才能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滋生 , 盐度不够微生物会把氨基酸分解为氨气或者胺 , 因此出现臭味或者尿骚味 , 如果在家腌制咸蛋、咸菜出现异味说明已经变质 。 而且发酵酱油如果卫生不达标会被苍蝇叮咬并产生蛆虫 , 毛氏红烧肉不用酱油的原因就在于:毛主席以前在酱油厂呆过看到满是蛆虫的酱油缸 , 从此一辈子不吃酱油 。 不过对于正规企业符合安全标准的酱油 , 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 我们小心的应该是小作坊生产的没有生产许可的 , 为此平时要买正规厂家的酱油 。 酱油需要添加防腐剂才能防腐保鲜 , 包装食品和调料基本都有防腐剂 , 这一点不足为奇 。 海天在国内销售的酱油用到的防腐剂是苯甲酸钠 , 而在销往日本的酱油用的是酒精 。 其中呢 , 苯甲酸钠防腐效果好且比较便宜 , 常被用在酱油、豆制品和肉制品等蛋白质或者氨基酸含量较高的食品中 。 苯甲酸钠具有一定肠胃毒性 , 食用过量会出现呕吐与体重下降 , 甚至造成肝肾功能衰竭 。 不过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 只要你不是天天当饭吃 , 一般少量食用对身体没有影响 。 还有网友不讲武德之三就是为了黑而黑 , 需要正名的是 , 苯甲酸钠并不是网传的一级致癌物 , 咱们不吹也不要黑 。 而对于网友说的另一种防腐剂山梨酸钾确实比苯甲酸钠贵 , 不过吃多了一样会出现腹泻呕吐等副作用 。
不加酱油的毛氏红烧肉
- 好记酱油味道怎么样 好记有机老酱油
- 酱油为什么要有添加剂 酱油中的苯甲酸钠是什么
- 海天酱油事件,也许是一个难得的给食品添加剂正名的机会
- 生抽是酱油吗?如何买到优质生抽?牢记3指标“远离科技和狠活”
- 海天酱油“添加剂”和“双标”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 ?“符合国标”是海天酱油的遮羞布?
- “科技与狠活”掀起巨浪,食品添加剂的由来你知道吗?
- 网上流行打酱油什么意思 都是打酱油的啥意思
- 海天酱油又来了,还是安全问题
- 酱油腌肉的做法最正宗的做法 腌制肉怎么做才好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