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水故事大全 大冶的风俗


摘要:荆楚大地,文化博厚,湖北大冶是古之吴头楚尾,是楚文化与世界青铜文化的发源地 。这块神奇的大地上蕴藏有大量的铜矿,现已发现古铜矿遗址一百多处,还有东周时期先后建造的三座古城:高河“鄂王城”、大箕铺“五里界古城”、金湖“草五咀古城” 。然而经历史造化,如今的大冶人却是古代江西移民的后裔 。成长于独特地理环境与特殊历史文化下的大冶民俗文化,无疑可以为楚文化研究与当今移民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湖北大冶、青铜文化、民俗、移民文化
大冶在湖北的东南部,是一块儿已被熔炉足足烧了三千年的宝地 。它重峦叠嶂,川河遍布,风景绝佳,是中国馆十大黄金基地、十大铜矿基地之一 。公元1031年前,南唐在此设置县治,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县名为大冶 。明代开国皇帝朱洪武为了坐稳天下,获取大冶丰富的矿产资源,采取移民政策,把许多江西居民迁移至大冶,开采矿山,以铁为兵,强盛一时(《以铁为兵》) 。关于大冶,历朝历代留下许多为争夺矿产资源的故事,例如三国吴王孙权在此采矿铸剑;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在大冶铸造岳飞剑等,这些故事大都质朴优美、想象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
由于大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大冶的民俗也十分丰富 。民俗文化包括:民风民俗、民间韵文、民间音乐、民间故事和民艺杂录 。它们奠基于民间文学采集的基础之上,可以说是民众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 。本文就大冶常见的饮食习俗、婚嫁习俗、产育习俗与祭祀传统四个方面来介绍大冶民俗 。
一、饮食习俗:“回碗礼” 。大冶人好客,待客热情周到 。贵宾临门,主人一般都要杀鸡,用鸡肉面条待客,面条下面还卧有几个白嫩的“荷包蛋” 。面对这一碗香喷喷、热呼呼的肉汤面,客人胃口顿开 。但是注意,千万不要吃个碗底朝天,而一定要留一点儿汤、一二个鸡蛋或鸡腿作“回碗” 。如果,客人吃完把空碗放下,那就表示主人小气,使客人还没吃饱,这当然会使主人难堪 。
这就是当地流行已久的“回碗礼” 。回碗是客人对主人的感谢和回敬 。但“回碗礼”一般只限早和非正式用餐,如果是正餐招待,客人大可不必担心饿肚子 。主人必定用干净的筷子夹开鸡蛋,拽下鸡腿肉,执意劝客人多吃,这时客人就不需要“回碗”了 。在大冶乡下还有回请、回拜、回篮等礼俗 。大冶民间交往有礼有节,有来又往,乡风淳朴自然 。
大冶“回碗礼”涉及到民俗里饮食禁忌的内容,中国是重视礼俗和禁忌的国度,有些言行尤其重视 。禁忌,是不许人们做某种行为或言行的规范 。它实际上是在强化和维系各种文化范畴的界限性,禁止人们随便模糊或逾越这种界限 。
二、 婚嫁习俗:“哭嫁” 。经过历史长河的源源滚动,祖籍赣西的大冶人有许多风俗习惯已受到周边习俗的影响,而有些习俗却完好保存了下来 。像大冶人结婚,一直沿袭的是赣西土家族的“哭嫁”风俗 。
一般,姑娘在接到男方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个月,就不会再出门做活儿 。而是在闺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请亲邻儿女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 。
哭是有规矩的:一般哭三五天,也有长达十天半个月的 。其主要内容为回忆母女情、诉说分别苦、感谢养育恩、托兄嫂照护年迈双亲,教女为人处世等 。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哭唱结合艺术 。哭时以“嗡”、“蛮”、“啊呀呀”等语气词,一泣一诉,哀婉动人 。如“哭妹妹”:回忆与妹妹一起度过的好时光;又哭爷(音“伢”)娘:追诉母女情深;娘哭女:寄托着母亲对女儿的挂念和期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