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买房,留意这4个“位置”,等5年后再看,业内人:是黄金地段( 二 )
地铁的效果不用多说 , 不堵车、运力大、地铁口易形成密集人流 , 给出行带来了质的改变 , 除地铁外 , 公交也是必备选项 , 尤其是主干道交汇的大站 , 多条公交线路交汇的站台附近 , 都是优先选项 。
一般来说 , 距离地铁口500米以内的房屋 , 是真正的地铁房 , 800米以内的房子 , 叫准地铁房 , 1000米左右范围的小区 , 只能叫地铁概念房了 。
同时 , 从楼盘到地铁站步行的时间 , 搭乘地铁的方便与否 , 也可作为是否为地铁房的判断标准 。
步行5分钟内可到达地铁口的楼盘是真正地铁房 , 10分钟内可到达的是准地铁房 , 15分钟内到达的只能算临地铁房 。
除了这种划分方式以外 , 笔者认为 , 以目标房源为中心来计算 , 辐射市区主要写字楼、商圈 , 通勤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为宜 。
数据显示 , 每花费1分钟上下班通勤时间 , 就会减少0.0257分钟锻炼的时间 , 0.0387准备食物的时间 , 0.22.5分钟的睡眠时间 。
平均每天花费50分钟通勤 , 会导致11.03分钟睡眠减少 , 1.29分钟锻炼时间减少 。 但通勤时间超过3小时每天(即单程约1个半小时)则会减少44.7分钟睡眠 , 比在家办公的人少了63%的锻炼时间 。
显然 , 尽量把去单位、游玩、购物的通勤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 , 靠近地铁和公交 , 这样的房子5年后升值潜力最大 。
第三 , 在优质学区范围内 , 师资力量雄厚 , 接送学生方便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 学区房永远是市场最不愁卖的一种类型 ,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 , 北京西城区的老破小 , 12平方360万 , 每平方均价高达30万元 , 没有厨房 , 没有独立卫生间 , 电线交错 , 墙面斑驳 , 只是因为沾了学区两个字 。
数据显示 , 同一地段 , 学区房相比于非学区房 , 普遍有20%左右的高溢价 , 部分名校的学区房溢价超过30% 。
实际上 , 从最近两年的趋势来看 , 这个数字还是低估了学区房的溢价能力 , 这些学区房 , 比起普通房子 , 溢价超过一倍不是什么稀罕事 。
笔者无意去讨论这种现象是否正常 ,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优质学区内的房子 , 不缺下家 , 不愁转手 。
有人说 , 这是由家长骨子里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决定的 , 有人说 , 这是教育资源在大城市里 , 乡村学校裁撤造成的 , 有人说 , 这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 每位购房者理所当然放到第一位的事 。
不管是哪种原因 , 今年剩下的时间里买房 , 学区依然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 只要学校划分不发生变化 , 等5年再看 , 依然会高高在上 。
唯一的缺点 , 经历了这么多年 , 学区房的估值已经炒到了高位 , 不能以投机赚差价的眼光去看待 , 只能作为孩子上学、相对保值的居所来对待 。
第四 , 靠近市内主要单位 , 其次是区单位 , 再次是街道单位 。很多人买房陷入到了一个误区 , 喜欢跟着商场跑 , 或者喜欢跟着火车站、高铁站之类的配套设施跑 。
然而 , 正如上文所说 , 除了核心商圈以外 , 市内其他区域的写字楼与商铺 , 空置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 等人齐聚拢时 , 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
火车站、高铁站也是如此 , 很多高铁站直接建到了四环外乃至高速口 , 通勤非常不便 , 对一般的城市来说 , 哪怕再过十年八年 , 也很难对周边形成辐射 。
但是 , 瞄着市内主要单位的动向买房 , 大概率不会出错 。
一个城市 , 想开发新城区 , 最先迁过去的 , 必然是市内主要单位 , 同时 , 各类配套诸如地铁、公交、医院 , 也都是围绕着这些单位展开 。
退而求其次 , 可以选择各区的单位 , 还有街道办之类的地点 , 大方向上不出错 , 房子升值的潜力就有保障 , 撇开这些地方 , 反而去追求各种高大上的配套 , 只能称之为“舍本逐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