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点

1、<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点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
2、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动 , 使…成为疆界;东,名作状,在东边) 。
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
4、且贰于楚也 。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 。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
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 。
8、不仁,不知(智) , 不武(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
9、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
10、今老矣(老—老年人) 。
11、邻之厚 , 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
【文言文知识点】12、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 。
13、君亦无所害(所害—害处) 。
1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好处) 。
15、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 。
16、唯君图之(图—计划、考虑) 。
1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
2、徐孺子赏月文言文翻译1、《徐孺子赏月》翻译: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 。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
2、《徐孺子赏月》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无瞳,无此必不明 。”
3、文言文中的耳是什么意思耳有多种意思,需要按照语境进行判断,常见的意思有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指耳朵;
2、听觉、听力 , 如耳识、耳性,耳重,指耳朵不灵敏;
3、指耳状的东西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等;
4、指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5、指听到、听说如耳食之学 , 指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