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衍作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 。
因淳于髡偶得风寒,初时不以为然,不想半个月后病情加重,终至于卧榻不起了 。淳于髡的病情惊动齐宫,宣王御驾探望,问起学宫事务,淳于髡提议由先生荀况接任祭酒 。宣王随即召见荀况,见他胡须尚未长全,以为是召错人了,待陪他前来的学宫令兼上卿田文禀明,方才缓过神来,于三日之后下发诏命,聘任荀况为学宫的代祭酒 。
该诏命如石击静水,整个学宫为之哗然,数十名稷下先生中没有一个肯服的,无不认定是淳于髡老糊涂了 。
然而,诏命专制不服,邹衍也不能例外 。向齐王进谏,邹衍须过祭酒这道关,否则就是僭越 。
“观先生眉宇不展,”荀子将邹衍礼让至客席,拱手,开门见山,“发生何事了?”
“衍有一事,”邹衍略略拱手,“烦请代祭酒禀报学宫令,奏报齐王!”
邹衍在“代”字上加重语气,发音清朗 。
“敢问何事?”荀况淡淡一笑,拱手问道 。
“事关先君太公、桓公二陵!”
“哦?”荀况微微倾身,“先君二陵怎么了?”
“是陵址不妥!”
【刘衍奎风水大师 邹水准风水点穴】
“敢问先生,陵址怎么不妥了?”荀况的眉头挑起来 。
“是这样,”邹衍斜他一眼,“衍送先王入葬,得观二陵,心底发寒,三日不眠 。鉴于事关齐国社稷,衍不敢怠慢,依稷宫规矩禀报祭酒,请祭酒代为转达宫令,奏报齐王,速迁二先君之陵,否则会出大事 。”
“先生还没讲清陵址是何不妥了呢?”荀况眯起眼 。
“讲给祭酒,祭酒怕也不懂!”邹衍瞄一眼这个乳臭未干的代祭酒,一脸不屑 。
“是吗?”荀况坐直身子,正正衣襟,清一下嗓子,扎下论辩的架势,“先生这还没讲呢,因何就断知在下不懂?”
“好吧,”邹衍指向南面,“先君二陵点穴于三山之间,那三山呈鼎足倒立 。鼎为王者礼器,那三山由此可称作鼎足山 。鼎足山伸向西南,连脉稷山,再西南,连脉望鲁山,再西南,连脉泰山 。泰山乃天下王山,自古迄今,为圣王封禅之地 。泰山圣王之气沿地脉向东北伸出,出口正在鼎足之间 。先王二陵不偏不倚,刚好点穴其中,镇住王气 。王气不得出,则怨,怨则危殆,齐国社稷或将不久矣 。”
荀况的眼睛越眯越小,渐成一道缝了 。
邹衍不再说了,盯住这个年轻的祭酒 。
“敢问邹先生,”荀况眼睛睁开,二目如炬,射向邹衍,“您何以确定鼎足山一定就连脉稷山、稷山就一定连脉望鲁山、望鲁山又一定连脉泰山?”
“淄水出焉!”邹衍见他问出这句不上道的话,声音如从鼻孔里轻轻哼出 。
“淄水出于望鲁山,又何以连脉泰山?”荀况再问 。
“衍似说过这话,讲给祭酒,祭酒怕也不懂,这不,应了吧?”邹衍目现不屑 。
“先生,您没有答复在下!”荀况固执道 。
“水未连,山连!”邹衍应出一声,看向门外 。
“方才先生讲到王气,王气之行当顺气脉,敢问先生,王气所行之气脉究底是走水还是走山?”荀况冷不丁问出这句 。
“山水相依,气脉既走山,也走水 。”
“也就是说,”荀况接道,“泰山王气先行山脉,至望鲁山,再行水脉,至稷山并鼎足山,是不?”
- 写字桌摆放风水 书桌形状风水
- 工厂风水图解大全 工厂风水知识
- 风水宝地图解 图书馆哪个位置风水好
- 崔氏家族群 崔氏家族风水
- 中国现代有名的风水建筑 关于中国风水
- 人的德行就是风水 一个有德行就有风水的故事
- 中国古代音律五音 古法五音风水术
- 风水故事 出残疾人的风水
- 木星土星相会对地球的影响 土星木星相合 风水
- 民间风水奇谭有声小说 民间风水奇谭评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